第75章(第2/3頁)

小皇帝眸色沉沉,仿佛只是在試探。

“陛下,此事幹系甚大,您……”舒明義想說要慎言,但對方是皇帝,他又不好開口。

小皇帝卻拍了拍手,讓指揮使進來,指揮使身後還跟著幾個士兵,他們每個人手中都捧著一個托盤,托盤內是書頁、賬冊和密信,每一樣內容都觸目驚心——證明了小皇帝所言非虛,安平郡王確實在密謀造反。

舒明義驚駭之下,卻又冷靜下來,他擡頭看向小皇帝,“此事要緊,陛下為何單獨請臣前來。微臣年輕,又無兵權,實在不知可以幫上陛下什……”

小皇帝擡起手,阻止了舒明義繼續往下說,他咯咯一笑,托起腮幫看向舒明義,“當然是因為舒愛卿在江南平亂功勞極大,朕覺得舒愛卿可堪大用,而且不與朝中人朋黨,能讓朕信任啊。”

舒明義皺眉,還想說什麽。

小皇帝卻只示意指揮使將自己的密詔遞給舒明義,詔書上朱筆寫著,封舒明義為正一品平南將軍,讓他率領五萬兵馬南下,並且將西州大營的虎符交給他、任由他調兵。

這樣大的權力,在舒明義看來,已經是越級,他實在不明白——朝中多得是比他有資歷的武將,而且,從他之前的種種行為看,小皇帝應當十分不看重他才是,怎麽如今突然態度大變?

小皇帝見他還有猶疑,便小聲“噓”了一下,示意舒明義看看周圍,才神秘道:“不然,愛卿以為,緣何朕不帶黃憂勤,也不直接在宮中、朝堂上召見你?”

舒明義心中七上八下,卻最終還是懷了私心——他不想留在京中,不想面對著成日裏就在算計朋黨、想要得到更多軍權,想逼著他去和武將世家聯姻的父母。

他被小皇帝說服,領命去了。

而指揮使送舒明義走遠後,回來才擔憂地看著小皇帝,輕聲問:“陛下,您看舒明義他……到底知不知情?”

小皇帝看著窗外的雪,只哼笑道:“無論他知不知情,他都已經成了我的局中人。”

“可是……”指揮使擔憂,“若他倒是在陣前,發現是他們舒家要反……陛下您給他的兵權不會太多了麽?您就不怕、不怕他反過來幫著舒家和安平郡王對付我們嗎?”

小皇帝哼哼一笑,“西州兵馬本就是暗中聽命於舒家的,那虎符給他、他也調不動人馬。”

指揮使一愣。

“他若站在舒家一邊,朕給他派過去的五萬精兵會先殺了他,他在舒家這一輩的年輕人中,頗有名望、受族中叔伯看重,朕不認為舒楚儀會輕易放棄他,即便放棄,他害死弟弟唯一的兒子,我信他們兄弟之間會出現齟齬。”

“至於舒明義,這人當年敢於公開同家族唱反調,送朕的皇叔南下,又在江南事上如此出力,朕看他是個忠義人,定然能分得清是非曲直。他若堅持忠君,必定會成為瓦解外戚的力量。”

小皇帝笑著,伸出手聚了一抔雪,捏雪團。

“可陛下,他即便忠君,這樣以來不是立功了麽?將來、難道不會成為下一個舒楚儀麽?”

小皇帝看也不看他,似笑非笑道:“一個對自己親眷都能狠心痛下殺手的人,即便他忠心耿耿,你說——又有誰敢投靠他呢?”

指揮使一愣,而後頸子就是一涼。

眼前的小男孩只有八歲,心智卻已謀算至這般:懂得逼著舒明義對舒家兵戈相向,讓他在忠君和家族間做出選擇,而無論他如何選擇,最後都是鏟除外戚的好手段。

所謂一石三鳥、心狠手辣。

小皇帝看了面色蒼白的指揮使一眼,笑著將手中的雪吹散,他看了看飛雪漸大的天穹,輕輕道:“今夜風雪不歇,明日新年,定是晴天。”

○○○

建初二年正月,南境蠻國初一日是艷陽天。

碧藍色的穹頂上沒有一絲雲,白色的飛鳥一圈圈盤桓在蒼麓山周圍。

烏宇恬風依淩冽所言收著力道,只要了一回便擁著他心愛的哥哥臥下,今晨,更能早早打來水燒開,拒絕了元宵的幫忙,親自伺候著淩冽起床。

清晨的陽光穿過重疊葉冠,悄無聲息地灑滿整間樹屋。

淩冽擁著絮絲被坐在床上,人還沒完全醒,只是揉了揉眼睛,伸手將一綹垂下的發絲別到腦後,迷瞪瞪地盯著絮絲被上的一小片花紋怔忡了半晌。

烏宇恬風端著水進來,他打水的時候草草在河邊勻面,金色的發絲隨手挽了個發髻在腦後。淩冽回頭,看見的就是一個躲在銅盆蒸騰霧氣後、蓬松金卷發挽得似雲髻的小蠻子。

中原女子嫁做人後都要改裝,雲髻算最常見的一種婦人發式。

想到小蠻子曾經趴在床上跟他撒嬌,一點兒不見臉紅地說出什麽“小嬌妻”,淩冽看著他端著銅盆的模樣,唇邊忍不住地綻放出一抹滿足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