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4頁)

元頌搖搖頭,令她準備慶賀宴會,獨自回到了書房之中。

元頌對天下大事的走向並不敏感,反倒有些遲鈍。因此,元裏在臨走之前專門為元頌分析了番天下大事,元頌便知道了這個天下早晚將要混亂。

北周延續了三百年,如今也到了存亡之際。元頌從出生開始便是以北周人自居,他從未想過北周有一天會不存在。

但即使對未來再怎麽忐忑不安,元頌也知道得皇帝賜字在這個關頭可謂是個雙刃劍。

若是北周朝廷沒有被顛覆,那得皇上賜字自然是錦上添花的好事。然而一旦北周真的亡了,下一個統治者豈不是會牽連他兒,間而牽連到整個元家?

這樣的雙刃劍太過危險,元頌寧願不要這個錦上添花,也不能連累元裏這個整個元家崛起的希望。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提前一步立冠取字,不惜惹怒趙太監了。

元頌提筆寫信,將此事事無巨細地一一告知,並令元裏做好提前一年立冠的準備。他會為元裏找到一個完美無缺的借口提前立冠,即便元裏待在邊疆,也不影響冠禮。

而男子一旦立冠,便代表著開始擁有治人、為國效力、參加祭祀的權力了。*

寫好信後,元頌便叫來了人將信送到北疆,嚴肅吩咐道:“此信不得遺失,若路上遭遇意外,直接將此信銷毀!”

親信當即道:“是!”

元頌頷首,讓他離開。當夜,元頌便披著蓑衣,去拜訪了元氏一族的族長。

族長是元頌的二爺爺,從小看出元裏的聰明伶俐後便疼愛極了元裏。但他已經老了,自從七八年前便只能躺在床上,生平最大的願望便是希望元氏在他手中發揚光大。

元頌摘下蓑衣坐在床邊,將元裏立功而他被封為關內侯的事情說給了族長聽。

族長大喜,雙眼冒著精光,一瞬間紅光滿面,好像年輕了數十歲一般,拍著床榻不斷道:“好好好!”

元頌關心了他幾句身體,終於壓低了聲音,將他想要提前為元裏立冠的打算說了出來。

族長聽完,便知道他在想什麽了。

族長沉默了一會,強撐著坐起身,元頌連忙將他扶起來。靠坐在床柱上後,族長嘆了口氣,語氣中卻滿是欣慰,“我熬了這麽久,沒想到有一天,我這般老骨頭也能為元氏出一把力了。”

元頌愧疚道:“二爺……”

族長抓緊了元頌的手,渾濁哀朽的眼中含著毅然的決心,“你放心吧,我這把老骨頭本就活夠了。能看到你封侯,知道裏兒有出息,我也心滿意足了。延中,你這個決定做得好,很好。如今世道亂了,他們又講究立冠才能出仕,早一年立冠總比晚一年立冠好……等你們做好決定,只管告訴我。我會將想看裏兒提前立冠作為我的臨終遺願,一個族中老人的遺願是讓他提前立冠,那麽他提前一年立冠便不會惹人閑話,人人都只會誇他孝順。延中啊,我也只能為你做到如此了。”

元頌眼含熱淚:“這便夠了。”

說完,他起身跪在地上,結結實實地給族長磕了三個頭。

族長坦然受了。

因為他們彼此都明白,想要讓遺願變成遺願,那就需要死亡作為代價。

族長這是用自己身死,來為元裏提供提前一年立冠的機會。

元頌走後,族長的兒子進屋,站在床邊無聲哽咽。

族長咳嗽了兩聲道:“這麽大的人了,你哭什麽!”

兒子聲音沙啞道:“爹,兒子想讓您多活幾年。”

“我活著只是你們的負擔,”族長蒼老的聲音緩緩道,“我死了,你們的路卻寬了。明日你把你的長子二子送到元頌那,讓元頌將他們送到裏兒身邊,跟著裏兒一起建功立業。裏兒遠在邊疆,身邊還是要有本家兄弟幫襯為好。”

兒子遲疑道:“長子元樓倒是性子沉穩,可以一去。但二子元單那小子是否太過頑皮?”

“他聰明,有天賦,只要裏兒肯重用他,他一定會有一番作為。”族長道,“說不定這兄弟倆,以後還可以名留史冊啊。”

兒子只覺得這絕無可能,還有些啼笑皆非,覺得爹真是年紀大了,什麽話都敢說了。他搖了搖頭,自己都臊著慌,“爹,您太高看他們了,哪怕元裏有出息,也不代表下一輩的孩子都能有出息啊,能有個元裏就夠好了。更何況名留史冊?爹,歷朝歷代千百萬人,能名留史冊的只有寥寥啊!”

“你還是不懂啊。”

族長閉上了眼睛,似睡非睡地嘆道:“三百年前,跟著太祖打天下的將領都已是名聲傳頌天下的武將。這些將領之中,有不少都是太祖的本家兄弟,是太祖建功立業的班底。難道太祖當真有真龍之氣,所以連老天爺都將天生武將都放在他的身邊供他使用嗎?不是這樣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