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第2/4頁)

元裏神色凝起,接過信細細看了起來。

若說之前那封信只是普通的保平安的信,那這封就是徹底只能元裏一個人看的信了。

楚賀潮在上面將被埋伏一事說得清清楚楚,他也將換船前往交州的計劃一一告知了元裏,並講明了這麽做的緣由。

楚賀潮想去交州借兵,攻襲揚州後方,好與元裏裏應外合,共同夾擊陳王。

他估算了元裏從幽州調兵回來會與陳王正式開戰的日子,當元裏在前方與陳王開戰時,他便會在後方開始動手。

元裏時不時展眉又皺眉。

楚賀潮在信上只一筆帶過自己的傷勢,說如今已經好了大半,但元裏卻怕楚賀潮這是在報喜不報憂。

而楚賀潮借兵一事,元裏也不知道此事順不順利,他如今又怎麽樣了。

但楚賀潮有自己的計劃,就像元裏也有自己的主意一般,他們能做的便是彼此信任,不錯失良機。

除了這些東西,這封信上露骨想念的話可就多了,用的都是大白話,半葷半素,看得元裏都被臊得面紅耳赤,時不時佯裝不在意地瞥上糧料院人一眼,生怕季叢知道信上寫了什麽。

不過他多看的這兩眼,反倒讓季叢誤會了。季叢跟被最高領導考察到一樣,身板頓時一挺,不喘氣地將遇見楚賀潮的事說了出來,嫻熟地跟私底下背過幾百遍一樣。

楚賀潮這信是一個月前到達徐州的。

實則在楚賀潮重傷昏迷半個月睜開眼的次日,楚賀潮就準備寫信寄給元裏了。

但楚賀潮身邊只有幾十個殘兵,又漂流海上沒有渠道。直到換船前往交州的時候,他才好不容易在當地找到了“萬穗米糧店”,寫了兩份信交給了萬穗米糧店的店主。

萬穗米糧店是糧料院的產業,經營店鋪的自然是糧料院人員。

那時楚賀潮生死不知一事還是秘密,這家米糧店的店主還不知道元裏在徐州尋找楚賀潮一事。但他也從楚賀潮等人的模樣看出事情不同尋常,便當機立斷地將米糧店中的銀錢拿來出支援楚賀潮之後,他當晚便關閉了米糧店,親自送信趕往徐州。

陳王那時已經開始攻打起徐州了,傳遞信息的渠道幾乎被毀得七七八八,各個城池更是不讓人出入。

這名糧料院人員費盡千辛萬苦,才在一個月前將信封藏在包袱裏送到了歐陽廷府中。

沒見到元裏之前,他也不敢把密信交給其他人。

他倒是想把消息傳回幽州,但等他把消息傳回去時元裏也早就回來了。更別說他到了徐州後更加危險,他是當真沒法把信送出去。

聽他說完,元裏也沒了害臊的心情,咳了咳嗓子,就讓林田帶著季叢下去休息,又接著往下看去。

耍夠了流氓,楚賀潮尚覺得不夠似的,在最後嘆息地道:“我比你大上八歲,本就陪你的時日少了八年,如今多分離一日,便少了同你相處的一日,這些時日終究千金也難換。”

元裏本心如止水,又因為這句話酸澀起來。

他嘆了口氣,在心底想,那就盡早見面吧。

他慢慢將信折起,眼神漸冷,面上升起了鋒利銳色。

既然楚賀潮沒事,他也該跟陳王算一算總賬了。

楚辭野說得對。

早見面一日,便少可惜一日。

*

當天晚上,元裏在歐陽廷這裏吃了幾個月來最舒心最暢快的一頓飯。

他這飯量喜得師娘呂氏滿面笑容,又擼起袖子親手去給這師徒兩個續鍋去了。

飯桌上只有元裏和歐陽廷以及歐陽廷的小孫子孫女,其他人都懂事的沒有摻和,讓出了一方閑適安靜之地。

有兩個小孩子作陪,元裏笑意盈盈。小孩子童言童語逗人發笑,他們很喜歡元裏這個小叔叔,時不時抱著元裏不撒手,天真可愛地擡頭問元裏之前去哪兒了。

元裏也柔和了聲音,“我去給月兒和勝兒買糖去了。”

兩個孩子雙眼亮晶晶的:“哇!”

元裏忍住笑,讓人搬過來了一個箱子放在了一旁,對他們說道:“去吧,糖就在箱子裏,只要你們能打開箱子,裏頭的糖就歸你們了。”

兩個孩子頓時坐不住了,歡呼著就跑到了箱子旁。

那箱子有兩個孩子身形大小,兩個小家夥又“哇”了一聲,伸手就抱住了箱子。

歐陽廷也跟著過去看了看,發現箱子上並沒有上鎖,而是被一道細繩穿過綁起來,在細繩打結的地方還穿著一張寫著題目的紙。

再一看題:畫時圓,寫時方,有它暖,沒它涼——打一個字。*

歐陽廷都沒思索,便知是個“日”字。他倒是覺得有趣,看著孫子孫女愁眉苦臉細細思索的模樣更有趣,只不過還是走到元裏身邊,低聲道:“這一大箱子糖實在太多了,你不曾說那白砂糖吃多了會壞了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