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具體與理想(第3/3頁)

話音落地,眾妙之門、同知法師和無名人士都看向了他。

陳舒則看著同知法師,以不解的語氣:“你既能接受具體的他人,又為何接受不了具體的自己呢?”

“……”

同知法師又晃了一下神,這才答:“陳施主有所不知,佛門弟子都有濟世度人的大宏願。若是我內心不掙紮便罷了,也許我有其它更重要的事要做,也許我會從其它角度濟世度人,也許我擅長的是其它方式,總之都能欺騙自己。可並沒有。我內心無比掙紮。因此沒有其他原因,我就是單純的缺乏舍己救人的勇氣,缺乏為理念而與強敵相抗的決心。”

“這再正常不過了。”

陳舒依然很平靜的看著同知法師:“就如我之前所說,具體的人都是有缺陷的,凡天下蕓蕓眾生,你剝開他們的皮肉,會發現裏面都是紅猩猩的一團血肉,你剝開他們的思維,會發現許多決定裏都藏著汙穢的、不可與別人說的小東西。

“可這並沒有什麽。

“你要學會接受這一點,要認識到理想中的自己並不是真實的自己。否則的話,你越認為自己應該像理想中的自己、像佛門典故中的佛陀們一樣,你就會越發覺得具體的自己是如此不堪。而即便是佛陀,在脫離典故的真實中的他們,也必然是有缺陷的。

“而勇氣恰恰是人類的所有特質中最稀缺的,缺乏勇氣亦是人類最常見的缺陷。這世間絕大部分人都是如此,是個懦弱之輩,卻又憧憬著勇敢,想象著勇敢,沒有關系,這並不特殊。”

眾妙之門聞言不由環顧一圈,發現張酸奶皺起了眉頭,表情凝重,無名人士仍舊一言不發,同知法師則目光閃爍。

幾秒之後,同知法師出言問道:“陳施主所言有理,可佛門之中從不缺乏舍己救人的前輩,他們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也許他們是少見的勇敢之人,也許不是。也許他們只是在命運將他們推向勇敢的時候,在世界需要他們勇敢的時候,他們或是倉促之間,或是深思過後,在這件事上,選擇了成為一個如他們往常憧憬中的、想象中的那般勇敢的人。而他們曾經也許也曾有過懦弱的時刻,可這並不妨礙他們最終成為了一個勇敢的人。”

“……”

同知法師又沉默良久,隨即站起身,雙手合十,向著陳舒認真躬身行禮:

“受教。

“懼怕死亡是人之常情,任何生物的第一要務都是活下去,即將溺水之人,哪怕將人拖下水也不算錯,既然沒有一定能救人的把握,不識水性,冒然下水救人並不見得是明智之舉。大師不必自責,亦不必慚愧。”

這次同知法師沒再接話了。

年輕的僧人坐在窗邊,沉默望向窗外,樹上彎月升的越來越高了,不知他在想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