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這場北宸老祖兩百年的祭祀大典, 本意為六派宣示強盛勢力,一則震懾魔教,二來也向其余正道門派顯擺顯擺。誰知祭典過程一波三折,祭典結果適得其反, 不但讓人看出了六派之間面和心不和, 最後還鬧出了武元英這等驚世駭俗的慘事。

正如蔡昭所說, 這場祭典真是晦氣極了。

原本祭典之後要大宴三日,此刻聚集在萬水千山崖上的眾多門派看出了北宸六派的尷尬與不快, 紛紛迅速告辭,連晚飯都不吃了。雖然青闕鎮上的客棧掌櫃全都一副欠債不還的死人臉, 但飯菜再難吃還能毒死人不成。

率先離去的是善解人意的長春寺,法空上人臨走前,回頭看了眼輝煌壯麗的暮微宮,忽對蔡平春說了一句‘老衲近來總是想起令姐’。

覺性禪師沒跟著一道走,按計劃帶著妹妹寧小楓與外甥蔡晗外加一大堆箱籠包袱去探望病重的寧老夫人。懸空庵眾尼離去前, 他還十分熱情的邀請靜遠師太一道前往, 說不定就是老姐妹的最後一面了, 誰知反引來靜遠師太一通‘出家人無牽無掛不染塵埃’的教訓。

覺性禪師等靜遠師太走後,才對蔡昭小姐弟說:“出家人也是人生父母養的嘛, 真要六親斷絕棄俗出世, 索性連寺廟周遭的瓜果田園都不該要了, 大家夥一道化齋乞討去才是。”

覺性與寧小楓這對兄妹歲數相差頗大,寧小楓還沒踏入江湖, 覺性就已授業圓滿了。據說,禪師年少時還在外頭當過六年邋遢和尚。

前三年混跡於江湖, 行止瀟灑不羈, 業務葷素不忌, 架沒少打,酒肉也沒少從腸子裏過。

後三年春風化雨於市井百姓,熱衷為街坊領裏排憂解難,強項是勸導婆媳糾紛妯娌矛盾以及兄弟分家。

要不是聶恒城忽然倒行逆施,長春寺急急召他回寺護法,他都快自立長春寺汙衣分舵了,香火生意包管比總舵還旺。

六派中最先離去的自然是太初觀,理由大家都懂,是以亦無人挽留,只戚雲柯拉著王元敬很是說了一番勉勵的話,意為不要氣餒努力重振門風雲雲。

身受重傷的武剛與武雄就留在萬水千山崖上養傷,等痊愈後看他倆願意去哪兒都成。

其實這也是戚周等人商議後的結果。

這兩人本是武元英的堂弟,自幼被武元英帶入太初觀教養,對堂兄自是忠心耿耿。此時裘元峰雖死,但其心腹弟子難免不對這兩人心懷怨恨,若是再生出些事故,太初觀的名聲就更雪上加霜了。

其次離去的是廣天門與駟騏門。

宋時俊急於回去整頓門戶。待這趟回去,他決意用酷寒嚴冬般的無情對待那些徇私舞弊的大小管事,用烈日灼灼的熱情對待雷公寨的孤兒寡婦,最後再用秋風掃落葉般的真情好好梳理門內弟子,力求將裘元峰這等桀驁不馴心懷怨憤的家夥清理出去。

楊鶴影是因為幼子受了驚嚇,吵鬧著要回家,愛子如命的楊門主自然無有不從。

佩瓊山莊眾人最是有禮,幫著青闕宗子弟將一地狼藉的朝陽殿整理幹凈後才告辭。

周致臻摸摸蔡昭的頭,告訴她在青闕宗待不下去就去佩瓊山莊。

周致嫻也摸摸蔡昭的頭,叮囑她好好吃飯不要著涼。

周玉乾周玉坤嘻嘻哈哈也想來摸蔡昭的頭,被蔡昭兇惡的一人一巴掌打了回去。

再是落英谷。

蔡平春送走了覺性禪師與妻兒一行人,並不急著回谷,打算先去常家塢堡被攻破的遺跡看看,之後再回來與戚雲柯商議為常家滿門復仇之事。

最後只剩下蔡昭。

她呆呆在萬水千山崖前站了半天,看著鐵索上的人們越走越遠,最終消失在濃霧中。

常寧知道她是第一次離開父母親人,便勸慰道:“想開點,人總要長大自立的,你看我都家破人亡了,不也好好的麽。”

蔡昭:“……求求你,以後勸人時莫用嘴。”

蔡昭終於看見了戚雲柯為她精心準備的椿齡小築,果然屋舍精致,風景曼妙,前有花木後有溪流,春能賞花夏能垂釣,看的蔡昭心曠神怡。唯一的缺點是離其他同門的住處近了些,尤其是宋郁之,兩所居處之間只隔了條小溪和兩排綠竹,倘若戚淩波跑去非禮宋郁之,宋郁之只要喊一聲蔡昭就能過去路見不平。

常寧全然不同意蔡昭住在這裏,堅持要求她到自己居所附近去,以便貼身保護自己。

蔡昭自然不樂意,寧願常寧搬來椿齡小築住,然而常寧振振有詞——

“你知道武元英究竟為何會落到那般不堪境地麽?”

“……因為魔教兇殘。”

“魔教是頭一日這麽兇殘嗎,我們還是要多從自身上找緣故。”常寧苦口婆心。

“因為裘元峰卑劣涼薄,蒼穹子私心太重?”

“錯!人心多惡,好人只是少數。裘元峰與蒼穹子這樣的貨色也只能算平常。太初觀最大的錯處,就是找錯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