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2/3頁)

說好了鄭冬梅送她,最後成了她送鄭冬梅。

不過到了市區,治安也要好很多,從鄭冬梅家裏踩單車過來又是半個小時,到家著實是累的一點都不想動。

回頭想想自己腦子裏頭跟空了似的。

韓學禮看她吃得香,一眼不眨的盯著她看,似乎跟不認識這個人似的。

吃完碗裏的,於小麗擦了擦嘴,把這事兒當笑話一樣講給韓學禮聽,兩人都笑了起來。

“不過以後要搬過去你上學是不是就沒這麽方便了,從村裏騎車過來蹬快點都要半個多小時,現在住在學校你還能偶爾帶一下萌萌,住村裏就不太方便了,不過再等一年才能搬,你這邊是不是也快大學畢業了?”

“有件事情我想跟你商量一下。”說到大學畢業,韓學禮這裏有事兒在等著她呢。

韓學禮說著這話,有些難以啟齒。

於小麗擡起頭,不想錯過他臉上的任何一個表情似的,那雙眼睛水汪汪的,唇瓣嫣紅。

韓學禮緩慢的開口:“是這樣的,學校這邊已經有了保研的決定,可能我有一個名額,我現在還沒有想好要不要繼續讀研......”

於小麗脫口而出:“當然要讀了。”

“可是你現在一個人這樣辛苦的工作。”

“可是你讀書也沒耽誤掙錢啊!”

在那本書裏,韓學禮是沒有讀研究生的。

非但沒有讀研,當時在讀大學的韓學禮並沒有參與到這麽多項目中,過得也十分清苦。

這會兒都是包分配,電子行業的創業之路還遠遠沒到呢,這位大佬畢業以後馬上就參加工作,最開始分配到的是一家國企,幹了快十年企業效益開始不行,韓學禮又去了海城的另一家企業,幾年以後項目出了一個決策性的方向錯誤,最後鍋卻給了技術負責人韓學禮背,當了半輩子的背鍋俠,韓學禮到了中年才開始自己創業。

在八十年代看來,進國企是風頭。

但這一批招聘的企業著實不怎樣,韓學禮當時進的是一家做風扇的企業。

八十年代風扇當然賣的好了,如果只看近十年的發展風扇一直都是主流小家電,但等到韓學禮人到中年,學歷跟項目累積的紅利用完以後,風扇卻成了一個被市場淘汰了的尷尬產品。

這種項目累積的經驗,對韓學禮來說猶如雞肋,在市場上根本找不到什麽好工作。

後面看來,大學文憑就不太夠用了,九十年代大量的研究生出來,韓學禮這一代大學生的含金量也被那些人刷了下去,如果有機會讀研究生,也就會錯開這一次招聘的那些單位。

畢竟讀了研,無論是學歷的提升還是項目經驗的累積,都要比現在多很多。

韓學禮就有一點,一定要被人逼著,才有原動力。

當初要不是於小麗要高考回城裏,他根本沒想過考試,等到一起復習的時候於小麗才發現這個高中都沒讀完的臭男人,竟然比她學習成績還要好,當時她就想吐血,難道她成績這麽差不成,等到高考前才知道,韓學禮當初只讀了一年高中並非是讀不下去,他成績很好卻因為要給家裏掙錢才輟學。

當初不是她一心想回來,韓學禮不見得會考大學。

或許他會在糖廠繼續幹下去。

過上幾年,房子一蓋,再過上幾年,等到舊改拆遷,日子也能過得紅紅火火的。

“讀研,幾年啊?”

“一般來說三年。”

這會兒大學課程可比後面緊多了,大學多難考含金量就有多重,研究生更是難拿到保送名額,前一世韓學禮可沒讀過研究生,這要是穿回村裏又該有多少人會羨慕了。

於小麗隱隱有些得意。

韓學禮邊跟她說著話,邊把吃完的碗筷順手收了。

這些事兒,村裏那些沒讀過書的漢子可不會幹,不但不會幹,以前看見韓學禮幹活還會笑話他娘們唧唧的,可後來韓學禮考上大學了,這些習慣就成了個人的美德,換村裏的女人們拎著那些男人的耳朵叨叨:“還說韓學禮娘們唧唧不幹大事,你看看人家飯也會做,碗也會洗,也沒耽誤考大學啊。”

考上大學,給韓學禮的人生加了濾鏡一樣,在那以後他以前做過的,令人不理解的一些事情,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所以,於小麗堅定的說:“讀研,就繼續讀研。”

韓學禮:“不賺錢沒關系?”

於小麗:“你也不是沒賺錢。”

韓學禮眉眼彎彎。

於小麗:“就是沒我賺的多而已。”

韓學禮:“......”

於小麗拍拍他肩膀,像安慰隊友一樣安慰他道:“等以後,你賺的肯定比我多......”

——————

到了下半年,萌萌就要開始讀二年級。

雯雯比萌萌小一歲,王明明也想讓她早點讀書,報名之前先問了問於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