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4頁)

將軍埋頭踐行另外的方式,直至很久很久,他終於擡頭,施霓恍惚地看清在他唇角上,竟沾帶有明顯的晶瑩。

他眸底濃鷙成一片,幽幽吐出兩字,“通了。”

……

伶貴人費了番心思,終於打通了北宸殿外的值守太監,叫其把她自己親自做的芋泥酥,不著痕跡地擺到聖上午間歇神的茶案上。

這糕點曾得過梁帝的親口誇譽,如今食點一入口,輕易便能辨出是誰的手藝來。

當下,梁帝咀嚼動作一頓,後又眯眸垂下眼來,帶著審視。

見狀,候在一旁的太監立刻上前半步,伏身恭聲開口。

“陛下,香雲堂的娘娘日日來送這茶點,先前奴才們怕惹陛下不喜,次次都回拒不敢收,卻不想今日在門口當差的是個不懂事的新手,他沒經過什麽事,一時受不住娘娘的求,糊塗著就把點心給收下了,我發現後本想著撤下來,可還未來得及動作,陛下就下朝回來了……”

說完,他腦袋靜默低垂,候等著梁帝的反應。

卻見梁帝將手裏的半塊糕點繼續慢條斯理地吃完,而後沒什麽語氣起伏地開口,“她日日都來?”

“日日都來。宮中人人都知,娘娘為了討陛下歡心近日正在苦習舞蹈,一日不曾有過耽誤,饒是如此,娘娘這點心也未曾怠慢地落下過一日,就盼著能在陛下案牘勞形的間隙,叫陛下手邊就能尋到添腹的茶點。”

說完,半響沒見梁帝表態,小太監忙恭敬垂下頭,生怕自己話多有失。

正忐忑著,梁帝終是出了聲,“陣仗擺得這麽大,若寡人不去看,倒顯得是不近人情了。”

聞言,小太監忙回說:“陛下向來寬厚,和娘娘又素有情分在,娘娘這般也是對陛下的在意,更何況娘娘生辰宴下的請帖,半月前便已派給後宮的諸位小主和京中的夫人貴女們了,這盛大場面,到時定是需陛下去露露面的。”

話落,梁帝定睛打量下來,看著眼前的小太監,忽而問道:“你叫什麽名字,看著倒是眼生。”

小太監並未擡頭,當下答話道,“回稟陛下,奴才常生。”

“常生,可是張公公的新徒弟?”

對方恭敬更甚,“正是。”

“倒是長得個機靈活泛樣,以後你常來禦前當差吧。”

聞聽此話,常生眸光立刻閃了下亮,而後立即跪地謝恩,前額更是實實磕在櫟木地板上發出咣咣聲響。

“多謝聖上!”

……

這一盒芋頭糕送過去,伶娘娘和梁帝微僵的關系,也暫得和緩余地。

伶貴人不似皇後那般端持,也放得下面子去主動,於是在得許進入北宸殿後,她又是示弱又是嗔怨的,還沒過去一個中午,便把梁帝哄得身心都盡數舒暢。

而梁帝,近日被皇後不鹹不淡的態度冷落得太久,於是有了眼下的香軟溫存,實在叫他無比得受用。

伶娘娘跪坐在軟榻上,輕動手腕給梁帝捶著肩膀,當下示好地主動提議說。

“陛下,如今太後娘娘的身子明顯見了好,臣妾辦這生辰宴,不如到時也叫太後她老人家過來沾沾熱鬧?正好,除了宮中姐妹們能聚一聚,宮外的朝臣眷屬也可來進宮走動,探望太後。”

伶貴人這話說得實在精明,表面上是懂事地記掛太後初愈,可實際卻是處處為著她自己的尊面著想。

本來她位份不高,大辦生辰宴席已是違了宮制,加之她和皇後娘娘僵滯的關系,不少京中貴眷即便收下了禮貼,最後也可能因顧著皇後娘娘的顏面,借口婉拒不來赴宴。

所以,她適時提議叫太後娘娘過來,如此幫她壓住了陣面,到時別說那些朝臣貴婦,恐怕就是皇後娘娘也要忍著不願,親自過來露個面。

她的這點機靈心思自然是瞞不過梁帝的,可其沉吟片刻,卻並未當即拆穿。

如今這個節骨眼,叫太後出出屋,沾沾朝氣,也不失為一個去降頭的好法子。

先前太後急症發得無兆,後又任憑太醫如何診治都沒能探尋出個究竟來,眼下這困倦疲症又忽的病愈,前後過程看著實在不像是尋常病疾發作,反而更像是觸了什麽穢物一般。

思及此,梁帝點頭應了下來,“就照你說得辦吧。最近這宮裏邪事生得不少,擺宴那天提前請來普西寺的大師,叫其沿著宮苑圍落誦經趨趨邪,好叫大家都能安生些。”

伶貴人面露喜色,“是,此事放心交由臣妾便好。”

……

很快到了生辰宴,那天一大清早,施霓早膳還未來得及吃,就被伶貴人叫去了香雲堂。

她便只好在那裏陪著娘娘用了膳,趁著丫鬟們收拾餐桌的間隙,伶貴人拉著她的手腕,不忍緊張地開口。

“沒有你在身邊,我還真是心頭難安。”

施霓沒想到伶貴人這樣張揚的人物,竟也會生出如常人般怯場的情緒,於是忙出言勸慰道:“娘娘不必過多憂思,這雪衣舞的每節動作要領,娘娘皆已掌握熟練,上了台面自是不會出現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