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修法、煉氣後期(第2/3頁)

只是如此一來,道人的陰神會大傷,雖不至於跌落境界,但此前心血全都會丟失,若要恢復法術威力,便只能在魂魄中重新孕育一杆新的白骨叉。

如果不知白骨觀道士們真實的面貌,許道只會以為《三陰白骨叉》不愧為道士賜下的秘法,頗是玄妙。

可已經知曉道士們實為妖魔,他再一看手中的法門,分明從中看出了“吃人”兩字。

白骨叉既然能夠被道人割舍出來,煉入法器中,自然也就能被人強取出來,作為他用。

等許道修成此術,在魂魄中蘊養出一杆上等的白骨叉後,原道士在吃他時,不僅可以享用他肉身,也能徹底享用他的魂魄陰神。

若是許道猜測的不錯,原道士有可能也修有這門法術,對方只需將許道修出的白骨叉奪走,煉入其自身的法術中,便能大大增強其法術的威力。

就算原道士未曾修行三陰白骨叉,它也可以取出許道修成的白骨叉,煉制入某些法器中增強威力,或是直接煉成一柄新的法器。

且如此一來,對道士來說,許道肉身可以解饞,陰神可以煉法,稱得上是渾身是寶,價值榨幹,毫不浪費。

想到這裏,許道卻並未對手中這門法術流露出忌憚之意,他反而低聲說:

“此術正合我意。既然得之,又何必推辭。”

許道現在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對法術一竅不通的胎息道童,他有無字符箓在,且手上的法術門門都修煉至大成,固化在魂魄中,還修行過蠱術、武術。

他對法術的理解遠超過尋常的道徒。

經過許道的檢查,《三陰白骨叉》的修煉方法和步驟無甚錯誤,邏輯嚴明,令他驚嘆不已。

再加上原道士若是想要吞吃他,對方也沒理由歪曲法術,令許道走火入魔。

皆因一旦法術錯誤,許道走火入魔,他的陰神自然會消散掉,煉出的白骨叉也會化為烏有,道士也就得不到任何好處。

真正被原道士下了手腳的地方,是三陰白骨叉的修行禁忌。

此法玄妙獨特,似是法術,又似煉器。

還是以道人的念頭作為煉器材料,許道能夠察覺到,修行此物確實可以突破到煉氣後期。

但如果道徒沒有大定力,貪圖法術威力,今後大半的心血都會傾倒在白骨叉之上,進而耽擱修行,折損神魂。

且觀此術,許道總覺此術頗是陰邪詭異,他暗暗懷疑此術可能和蠱術《三屍舍身術》一般,會對魂魄有所影響。

畢竟此術是用念頭作為材料,還要時刻的供養這顆念頭,按理而言容易讓道人心智不穩,極易被法術所影響。

結合原道士的意圖,應是道人一旦開始修行,無有護身的方法,便大概率會沉迷在此術中,甚至無須他人插手,自個就會榨幹魂魄,斷絕道途,把陰神煉作成一柄貨真價實的白骨叉,成為法器類的存在。

不過此點禁忌對於許道來說,卻是無須擔憂。

一是因為他有無字符箓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將《三陰白骨叉》凝聚出符種,種在魂魄中。

他無須日夜揣摩此術,也就不會心生迷障,被此術所影響心神。

二是因為許道已經修煉有數門清心法術,門門大成,連子母煞氣、道士的幻術都無法影響他,區區一門驅物法術也是難以影響到。

當然,許道眼下也只有這一門驅物法術可以修行,他如果想要盡快的突破到煉氣後期,增長實力,也就只能修行這門法術。

而等到離開了白骨觀,遠離的危險,到時候或可另尋一門厲害的驅物法術,進行替換修行。

反正有無字符箓在,其他道人還會擔心修煉法術會費時費力,但許道卻絲毫不畏懼。

只要有充足且合格的符墨,他的悟性便是天下第一流。

梳理清楚,許道在心中暗道:

“保險起見,一旦察覺到法術有不對勁的地方,便要立刻停止修行。且修成之後,五門清心法術還不保險,最好再多修行幾門,以護住魂魄,防止幹擾。”

一念落下,他便決定修行《三陰白骨叉》法術,以此突破到煉氣後期。

盤膝坐在洞府中,許道從發髻中取下蚍蜉幡,他一揮幡子,又從其中放出數股蚍蜉,令其護衛在洞府中,作為護法。

又略微溫養真氣,將狀態調整到最佳,許道便又將法力輸入到筷箸中,展開三陰白骨叉觀想圖,一筆一劃的記憶起來。

默默記憶著,等自覺記憶的差不多,他沒有滅掉靈光,而是呼出一口氣,直接眼合七分,澄凈心神,開始在腦中嘗試觀想三陰白骨叉。

洞府中寧靜至極,靈氣充盈,極適合修行。

但約莫大半個時辰後,許道突地睜開了眼睛,他目中無奈,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