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藩王

唐勝宗和陸仲亨,何德何能,竟然得到了張希孟和朱元璋聯手審問,這個福氣那是真的不小了。

再看看朝堂文武重臣,這福氣你要不?

大家夥面面相覷,誰想要誰是孫子!

老唐和老陸算是完了,朱元璋肯定會殺人的,張希孟也肯定會以此為典型,警示天下,大約就是一個標本兼治,制成標本的完美故事。

不過在動手之前,還有一項比較重要的事情,甚至是比斷案本身更重要。

朱元璋降下旨意,除了文武朝臣之外,幾位稍微大點的皇子,包括執掌宗正寺的姐夫李貞,悉數來到奉天殿。

這一座奉天殿,堪稱大明的皇權的象征,高大威嚴,寬闊雄偉,帝王氣象,撲面而來。哪怕是朱棣那個熊孩子,站在這裏,也有點雙腿發軟的感覺。

小家夥眼珠不停轉動,四處觀看,那個臉上爬滿深邃皺紋的老家夥,就是李善長了,看樣子是活不了多久,沒準過幾年就能吃席了。

然後是參政朱升,聽說他當初給父皇出了不少建議,哪怕張先生都很敬重他。估計等自己就藩,要是他還活著,就把老頭拐走。

文官這邊就這樣了,朱棣感興趣的不多,他比較喜歡武將這邊。

為首的徐達不用說了,他有個很好看的女兒,就沖這個,咱就敬你三分!

然後是常遇春,這家夥又高又大,站在那裏,就像是一座塔,當真是天下少有的猛士,聽說他還是藍玉的姐夫,就是他家的幾個娃不好玩,朱棣有點討厭……

這小子放肆觀察文武,絲毫沒有意識到,今天的事情,很可能關系到他的命運。

很快張希孟從旁邊的角門走出,站在了禦座旁邊。

隨後老朱走出來,群臣大禮參拜。

這個安排就很讓人意外,張希孟居然在朝會之前,見了朱元璋!

在場文武都有點傻眼,除了小孩子不懂事,誰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有什麽事情不能提前說,昨天君臣還不能溝通清楚?非要等到朝會之前說?

或者說,今天的事情太要命了,哪怕張希孟和朱元璋,都有所遲疑,不得不在最後關頭,還要進行溝通,甚至不惜破壞朝會的規矩流程。

事實上這些人不知道,就在偏殿裏,還有一個人也在,那就是馬皇後。

今天的這事,幾乎到了最最緊要的地步,差不多是要寫進祖訓裏面的。

“都起來吧!”

老朱讓群臣免禮,隨即道:“有畜生違逆旨意,破壞均田,兼並田畝數萬之巨,又役使數千家百姓,所作所為,天地不容!”

老朱怒道:“眾所周知,均田之政,那是咱能走到今天,一統天下的根本,誰破壞了均田,誰就是跟大明朝作對,就是在敗壞朕的江山!”

“不論有多大的功勞,身份何等尊貴,觸犯天條,死路一條!誰也救不了!”

眾臣全都默然聽著,大家夥心知肚明。

完了,唐勝宗和陸仲亨,必死無疑。

剛剛受封侯爵沒有多久,別說與國同休,連七年之癢都沒有熬過去。這個下場是真的有點慘。

即便田制如此重要,這麽幹也未免不近人情。

大家夥雖然不敢說,但心思各異。

惶恐之余,兔死狐悲,自然是免不了的。

坦白講,如果不是有張希孟這些年的經營鋪墊,此時的老朱,是斷然沒有處置勛貴武臣的底氣,或許還要拖延些時候。

彼時武將做的事情,還要更加過分無數倍。

誅殺起來,也只會死傷更重!

張希孟的存在,確實改變了不少事情。

不過時至今日,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因為就在朱元璋表態之後,他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來,先向朱元璋行禮,隨即轉向群臣,朗聲說道:“陛下已經說了,均田是我大明的根基,是大明的天條。確實如此。我大明以民為本,百姓衣食住行,生存所系,田土耕地,不需多言。說均田是天理,也不為過!”

這個道理張希孟早就講過了,天理民本,天子奉行天道,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維護均田,撫育百姓。

還沒等建立這個國家,張希孟就反復闡述,得到了君臣一致的贊同。

只不過當時還沒有立國,天下沒有姓朱,有那麽多強敵環視。

這種明顯有利於百姓的主張,自然容易落實。

可是到了現在,環顧天下,已經沒有敵手可言。

似乎可以到了享受的時候,就像唐勝宗和陸仲亨這樣,兼並幾萬畝田算得了什麽?我們可是幫著你打天下的!

難道就真的沒法享受享受嗎?

張希孟話鋒一轉,開始談起今日朝會的核心內容。

“為了真正維護好這個田地,守住大明的根本。必須拿出相應的措施,站在相應的高度,來重新規劃均田,把出現的窟窿給堵上!首先說,均田之政,是不是在哪裏都要適用,我以為不是必然。因為要均田是因為中原百姓,以農耕為本,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為了能讓大家夥保證基本生活,不至於流民遍地,烽火連天。所以我們可以圈定一個均田範疇。這個範疇大約就是中原之地,東至大海,北到燕山,南及嶺南,西到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