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4頁)

佟國維的心思就很好理解了,元後去了他皇帝外甥立了鈕祜祿家的女兒做了繼後,如今繼後也去了,他們佟佳氏未必不能肖想一下一國之母的寶座,重走他妹妹的老路。

只是舒穆祿氏說起來根基比他們家還要紮實一點,所以淑妃是他女兒後位的有力競爭者,自然想要看看是什麽樣的人物。

康熙並不知道下首臣子們的想法,吩咐完命令後便讓他們退下,已有守在門口的小太監機靈去給守在側殿的梁九功傳話,讓烏希哈前去面聖。

因此當眾人出來的時候,剛好看見從側殿迎面走來的烏希哈。

因是想和康熙說後宮事宜,烏希哈穿的比較端莊,是一身蜀繡的寶藍色旗袍,頭上戴的是康熙賞賜的金累絲五鳳鈿口,發髻上別的是太皇太後送的點翠珠釵,耳朵上的耳墜是鑲了東珠的,看著就是一副富貴已極的裝扮。

梁九功給她躬身引路,禦前的小太監跟在她身後。已經不必旁人來告訴他們淑妃有多得寵了,梁九功這個禦前第一人也不是誰都能叫他彎腰給她搭手還帶著一臉笑的。

烏希哈原本並不知道她阿瑪也在裏面,是梁九功引她去了偏殿後見她一副心神不寧的樣子特意告訴她的。

因此一聽到小太監來報信都沒等梁九功請她便急急出了門,一出門便遠遠望見了一群身穿石青色官服的大臣正要出去。

無需仔細辨認,烏希哈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那個熟悉的面龐,是她許久未曾見到的父親。

兩方相遇,外臣當避讓行禮。

烏希哈也顧不得規矩不規矩,上前兩步扶起富善,緊緊盯著富善眼裏淚水在打轉。

“諸位大人不必多禮。”

富善眼睛打量著女兒,瞧著氣色一切都好,比在家時長開了些。

心裏終於放下心來,拍了拍女兒的手示意她松手,隨著眾人拱手告辭。

“多謝娘娘,微臣告辭。”

烏希哈目送他們離開,手裏的帕子拂過了眼睛。

等不見了身影才轉身對梁九功歉意地笑了笑,“本宮久不見阿瑪有些失態,叫公公見笑了。”

“娘娘說笑了,這是人之常情,不必介懷。”

烏希哈進去時康熙正在批奏折,見她進去放下了筆迎上前去,阻止了烏希哈的行禮帶著她進了裏間坐在窗邊的羅漢床上。

“可是見著你阿瑪了?瞧著你的眼睛有點紅。”

烏希哈無措地擡手用帕子掖了掖,在宮裏淌眼淚是忌諱。

“是嗎?臣妾方才看見了阿瑪,許久不見一時有些失態了,是臣妾失禮了,還請皇上恕罪。”

康熙並不在意,只是思索了一下,“朕記得去年允諾你帶你出宮一次的,原本早該兌現的,只是一直沒有時間。等這段時間忙完了朕挑個日子帶你出去玩玩,再從一等公府上走一趟,讓你見見家裏人”

“果真”,烏希哈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都以為康熙忘了這回事,沒想到還能有機會回家看看。

連忙蹲下身給康熙行禮,“多謝皇上恩典。”

康熙笑著把她扶起來,很高興自己能哄得她開心。

烏希哈努力平復著自己的情緒,把外命婦求見和自己的處理快速說了一遍,康熙聽著無不可地點了點頭。

等烏希哈問到郭絡羅氏有孕七月余,這次郭絡羅夫人求見是否要留她在宮裏伺候時。康熙先是蹙了蹙眉,然後才說道。

“榮嬪生胤祉提前了兩個月讓蓋山夫人進來伺候那是看在她多有生育之功且是正黃旗人的份上,加上懷胤祉的時候她懷相不好。

頓了頓又說,“郭絡羅氏既然與烏雅氏同是包衣,按理說應該和烏雅氏生小六時一樣不許娘家人進宮照看。但她阿瑪好歹是三品侍郎,倒也不妨給她這個恩典,便允她額娘提前半個月進宮吧。”

得了康熙的話,烏希哈今天來乾清宮的事情就解決完了,便有心想要詢問旱災的事情。

“先前四月份的時候皇上和臣妾說有旱災的預兆,今年旱情可嚴重?”

康熙不料烏希哈突然詢問地方有旱災的事情,索性已經處理地七七八八了也不怕她掛心。

“河南、山東大旱,京城附近也旱得嚴重,不過重災地的糧倉已經開了,有些地方旱情比較輕,又聽令挖渠存糧,所以百姓日子還能過得下去。可恨山東河南兩省的地方官吏,陽奉陰違、盤剝百姓,朕已命人將涉事之人全部下獄,方才已經命人嚴刑審訊。”

烏希哈沉思,“但如今南邊還在打,旱情影響如此之大,軍餉跟的上嗎?再有如今開倉放糧,明年的春種又該從哪裏挪出種子來呢?”

康熙冷笑一聲,“自然是殺富濟貧,這回大旱早有預兆,即便朝廷早已下旨不允許大量購進糧食、哄擡米價,許多大商人也早早就屯了糧。如今百姓沒了糧食他們就敢賣出天價,朕早已讓人寫了名單,有一個算一個都得給朕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