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3/3頁)

蘇麻在一旁聽著,時不時點頭贊同,只有在最後一句的時候,不贊同地搖了搖頭,“淑妃娘娘固然有本事,可是老奴這幾十年在您身邊看著卻是步步驚險,淑妃娘娘差得還遠呢。”

太皇太後哈哈一笑,神色間仍有幾分昔年的意氣,“是了,哀家這一生也是看慣了風雲的,那小丫頭還差得遠了。”

烏希哈當然不知道她走後兩位老人對她的剖析贊賞,若是叫她知道肯定是指天誓地的解釋自己真的沒有八百個心眼子,這一切的開始憑的是她的一顆心,可中間的每一步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功勞,甚至於是每一個願意成為孤幼院服務者的宮女的功勞。

當然不能忘記大boss和啟動資金提供者·建築工程監管員·隆禧。

五月初六,宮裏駛出了一駕駕馬車,目的地是裕親王府。

“奉太皇太後之命,哀家聽聞孤幼院之善舉,欲出白銀千兩供之購買米糧、布匹,以供養其中無人可依之孤老。”

其下,太後出八百兩,烏希哈和宣妃出六百兩,榮、惠、通嬪三人出四百兩,余者皆是貴人,都出了二百兩。

幾位王妃按品階高於烏希哈二人,但到底內外命婦有別,便出了與她們一樣的六百兩,有了她們打樣,宴會上的其他人也有了計較,也按著身份高低一次減下去罷了。

帶得宴會後粗略一數,竟有兩萬之數,悉數記上孤幼院的賬冊,與朝廷撥款分記兩冊。

西魯特氏又取出一千兩,和納喇氏、尚佳氏兩人采買了米面油糧、布匹棉花,都是一式三份,送去了孤幼院,多的兩分是給外城正在建的兩所備的。除此之外,還將善款的名單和賬冊一並送去了孤幼院。

因是第一家建好投入使用的孤幼院,又靠近京城的政治中心,它也被看成是各地孤幼院的總部。

如今孤幼院的開銷是烏希哈一份、純親王妃一份、戶部有一份、目前的孤幼院院長鳶尾手裏也有一份。

烏希哈知道慈善事業最容易藏汙納垢,只能盡可能拉來多方監管,力求能夠讓所有的錢財用到實處。

因著第一所孤幼院由於烏希哈思慮不周失去了大部分參考價值。

所以外城的兩所就顯得尤為重要。六月中旬,好不容易理順了孤幼院事物的鳶尾二人又被調到了外城。有著之前的微薄經驗打底,這一次兩人各管一處,身邊跟了更多的孤幼院管理層預備役。

至於城內的孤幼院總部則被交到了尚佳氏手上,西魯特氏和納喇氏二人則被任命為理事。

如此一來孤幼院就落進皇室宗親之手,烏希哈當然不願意,已經派人暗中打聽各方勢力的福晉品行,預備增加理事人選,方便相互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