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歡迎回家(34)(第3/6頁)

“後來我身體好了,出院了,特地過來這兒吃了正常的飯菜,哎,更不錯,不會重油重鹽,味道剛剛好,既有家常菜的風味,但又不失滋味。我自己一個人住,子女都不在身邊,一個人開火太麻煩,後來就習慣了每天來這兒吃早餐,甚至有的時候一日三餐都在這兒搞定。”

“哈哈的,大爺,你住得近可真好啊。”

“就是,吃艾糍都比別人方便點。”

“被老板娘和老板記住也不是什麽好事,她不讓我多吃艾糍,說是貪多不好,物極必反,現在每天只讓我買一個。”大爺這話聽似是抱怨,但一看嘴角上揚的樣子,誰都能明白,他這是很享受老板娘和老板的關心。

記者感受到了這家小店有人情味。

另一個顧客道:”老板和老板娘是好人啊,看到門口的那個白粥和饅頭沒?”

記者點頭。

“低價吧?我平時自己買菜,清楚價格,這個價基本是成本價啦,老板和老板娘在這兩樣東西上基本沒得賺。”

記者的聲音難掩驚訝,“真的?”

“哎,是的啦,”大爺又開腔了,“我之前隔壁病床的人,從就吃白粥和饅頭,還有店家贈送的鹹菜,他說好吃又便宜,饅頭跟自家做的差不多,很紮實,他吃那個基本沒餓過肚子。”

記者剛出社會,對這樣溫暖的事無法抵抗,心中的感情一下子湧了上來。

“那位穿著白衣下裙的是老板娘嗎?”

“對對對,老板娘可有氣質了,說話也好聽,旁邊那位身材挺拔的就是老板。”

記者下意識問:“店裏的主廚是老板嗎?”

一眾食客哈哈大笑。

男生不明就裏:‘怎麽了?’

“錯啦,店裏的主廚是老板娘,老板專做病人餐,你待會等等,等到九點多十點,讓老板娘給你炒兩個菜,再嘗嘗病人餐,就明白我們為什麽笑了。”顧客指點道。

記者還真有耐心,一邊和店裏的顧客聊天,一邊拍照,等早餐時段差不多過去,才去前台點菜。

顧細早就聽到他們的對話,也知道面前這個年輕男生的身份,不過,既然對方沒向她主動介紹,她自然不會多說什麽。

“好的,不過需要等一下,我現在去廚房給你炒兩個菜。”

記者問:“平時您也是這個點開始炒菜嗎?”

“那倒不是,平時這個點都是備菜。不過既然客人點了,我們當然要做。”

男生這才表明身份,“我是城市晚報的記者,叫陶尺,聽說您這邊的艾糍特別好吃,所以想要采訪您一下,不知是否可以?”

顧細毫不猶豫點頭:“當然,歡迎你來我們小店做客。”

沈青松這是開了金口啊,真的有平台來采訪他們。

記者問:“您貴姓?”

“我姓顧,”顧細禮貌打完招呼,神色如常,“現在我要進廚房了,你要一起進去看看嗎?”

陶尺剛工作不久,看上去還有點青澀,可是平時別人聽到他是記者,還說要采訪的話,一般都會驚訝一下,然後和他寒暄幾句,拜托他寫得好一點。

可這家店的老板娘好淡定,沒有過分熱情,也沒讓他“多說點好話不要說壞話”之類的囑咐,好似他就是一個普通的食客,這是一件平常的小事。

而且,還這麽輕易讓他進廚房,以前他去采訪,有些店家不會讓陌生人踏足半步。

是對自己的廚房很有自信嗎?

他對此挺有好感,快速應下,生怕顧細後悔:“好啊,我能拍照嗎?”

顧細想了想,“不要拍到我們的臉,其他你隨意。”

這句話又一次讓陶尺驚訝了,有的老板特地讓他拍露臉的照片,可以更好地宣傳店鋪。

這家店真的很不一樣,老板娘很有性格。

“這邊請。”

聽到顧細的聲音,陶尺回神,哦哦兩聲,跟在顧細身後。

一進廚房,右手邊是洗手池。

“先洗手,戴上圍裙,戴口罩和帽子。”顧細把流程告訴對方。

這麽嚴謹?陶尺頓了兩秒,而後按照顧細說的話穿戴好。

顧細解釋:“我們是做餐飲的,一定要保持衛生,進廚房要幹凈。”

陶尺看向外面,顧客能通過玻璃看到裏面的任何情形,“你們每次都這樣嗎?”

“進來做菜備菜,長時間待在廚房就要這樣,補過如果只是進來拿個東西,就不用這麽麻煩,洗幹凈手就好。”

還真是坦誠,陶尺想。其實顧細跟他說,無論大事小事都會嚴謹對待的話,形象肯定會更好,但顧細並沒有這麽做。

“老板娘您說話真是耿直。”他忍不住道。

顧細拉了拉口罩,口罩上方的眼睛微微彎起,看出來是在笑,“我們這麽多熟客,你寫出來,說不定他們會看到報道,如果我說慌,那才是自毀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