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胡桃夾子

當《春之聲圓舞曲》結束, 舞蹈也停了,但知青們才剛剛感覺到快樂,他們不想讓這段快樂結束, 他們想延續剛才的快樂,還想繼續看。

沉默片刻, 有人喊:“接著跳啊,為什麽不跳了?”

另有人說:“快給這位女同志鼓掌啊, 讓她繼續跳呀,快跳。”

有一幫女孩子大聲喊:“陳思雨同志,請您再為我們跳一曲,好嗎?”

沒有女孩不熱愛舞蹈, 而芭蕾,是舞蹈中最美的,女孩子們的喜悅,無法用語言表達,她們使勁的拍著雙手。

先是噼裏啪啦,緊接著掌聲轟如雷動,知青們,臭老九們全鼓起了掌。

《血色華章》,《學雷鋒》和樣板戲,是不會出錯的,但是知青們天天看樣板戲,已經看了好幾年了, 他們已經反感, 厭煩了, 他們並不想看。

而那些經典芭蕾變奏曲, 萬一有人聽過, 懂,看到陳思雨跳了,心懷不軌舉報,說她傳播資本主義的腐化思想,靡靡之舞,舉報她,她就完蛋了。

但望著台下一雙雙真摯的眼睛,陳思雨打算冒個險,走到話筒邊,她說:“既然大家這麽喜歡,我再給大家跳一曲吧,名字叫—《知青,田野上的希望》!”

她跳的其實是《吉賽爾》中的農家女獨舞,是一段非常歡躍的芭蕾舞蹈。

但是,在從來沒有接受過西方文化教育的知青們看來,它所表達的,就是那些正值青春的,活潑可愛的女知青們,她們在麥田間穿梭,在綠浪間微笑,在田間地頭,像黃鸝鳥兒一樣,妝點著枯燥,乏味的生活。

它表達的,是她們自己的生活。

這讓她們開心,快樂,十七八的小姑娘們,臉上洋溢起了燦爛的笑,甚至有人按捺不住,自己也開始了手舞足蹈。

而那些知青小夥們,看到女孩子們那麽快樂,那麽開心,望著她們那一張張嬌俏的,可愛的,青春的臉,內,也按捺不住的怦動了起來。

愛情,是在這個枯燥年代,年青人們胸膛中最幹燥的那塊凈土,它甚至不用火種,只需要一點輕輕的摩擦就可以自我燃燒,熊熊的燃燒。

而在這個年代,因為大家都來自於天南海北,也知道自己早晚會回城,所以不論男女,他們默契的,選擇在鄉下不談戀愛。

因為一戀愛就得結婚,一旦就地結婚,他們就永遠回不到城市了。

但在此刻,看著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女孩,年青人們的愛情之火,於一瞬間被點燃了,當男孩的目光望向女孩,當女孩也目光熾熱,回應他們。

哪怕他們最終還是會清醒,會因為今日的落寞而苦惱,瘋了一樣的想回城,回到自己曾經的家鄉,但在此刻,他們洋溢在對愛情的暢想中,他們把悲傷和憤怒,徹底拋到了腦後。

就這樣,陳思雨跳了一曲經典名段,雖然只是換了個名字,可偉大的《吉賽爾》,芭蕾中的經典,輕而易舉的,就能打動年青人們的心扉。

一曲已畢,一千多人的會場上,年青人們鴉雀無聲,怔怔望著舞台。

陳思雨走到話筒前,璀然一笑:“接下來,我為大家帶來的,是《知青——歡騰的農場》,請大家欣賞。”

她跳的,其實是《胡桃夾子》子裏的糖果仙子變奏曲,這在芭蕾中,是一段最能詮釋芭蕾的輕盈,又充滿童真,歡快的舞蹈。

當音樂響起,台下的觀眾們靜靜的聽著,不知不覺間,就連呼吸都變得輕盈,夢幻了。

舞台上的舞者,就像八角盒上的洋娃娃,她的足尖仿佛踩在雲上,沒有人知道舞鞋中,她的腳正在潰爛流血,人們看到的,是她生生磨爛一雙腳,才磨出來的輕盈和靈動,她快樂,雀躍,俏皮,可愛,就像從天上降落在農場裏的花仙子,她是花開,是鳥鳴,是春天蓬發的嫩芽,也是秋日枝頭的碩果,她淋漓盡致的,展示了一座勃勃生機的,農場之美。

而當她單膝跪地謝幕,台下的掌聲都變的斯文了,就像深夜,落在芭蕉樹上的雨點兒般,噼裏啪啦聲中,都帶上了幾分文雅。

……

冷峻站在人群的外圍,定定站著。

而他的女朋友,站在人群中央,正在翩翩起舞。

來的時候,除了戴眼鏡的那個大個頭和一幫女孩子,別人全都群情激憤的,進門時虞永健還氣呼呼的在威脅冷峻:“你打得了一個我,打得了千千萬萬個我嗎,這兒有一千多人,全都是跟我一樣,不滿於現實,想問政府討說法的,有種就把我們全殺了,讓我們做冤魂,做你們的刀下鬼吧,我們已經準備好了要革命,我們不怕流血,不怕犧牲,我們要用我們的血,改變這種,荒廢一輩輩人青春的,荒唐政策!”

大道理講的擲地又聲,他一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壯烈,那感覺是,今天只要有刀,他就能往刀口上撞,只要有槍,他就能一槍爆了自己,已經壯烈到,非得以血薦軒轅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