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

她們婚姻的本質就是,各取所需,不提感情。

寧稚回到車上,臉上輕松的表情就收了起來。

“阿稚,現在走嗎?我們得快一點,鵬哥已經在錄音棚等你了。”羊羊一邊啟動一邊問。

寧稚透過車窗再看了那棟房子一眼,說:“走吧。”

一個星期後,寧稚就接到了通知,阮茵夢的演員定了沈宜之,開機日期也定了,就在六月初。

拍攝地在平城,梅蘭大手筆,租了一大塊地方,搭建了實景。

寧稚把台詞都背熟了,劇本也通讀了好幾遍,定妝照拍了好幾組。

不過都是單人照,沒有和沈宜之的合影。

那天在沈宜之家聊完後,寧稚就沒再見過她,她也不稀罕,不僅不稀罕,夢裏都在罵垃圾沈宜之,還怕她入戲太深喜歡她,自作多情什麽呢。

不過也不算完全沒見過,她在網上沖浪時,看到沈宜之了,她進了一間小酒吧,被路人拍到傳上網。

小酒吧在一條冷清的街上,沈宜之從車上下來,拉開門,似乎是察覺到有人在看她,她回了下頭,門裏的光湧了出來,照在她身上,一半光暈橙黃,一半夜色朦朧,她察覺了鏡頭,也沒慌張,沖著拍攝人笑了笑,便從容地進去了。

那條微博底下的評論全在刷風華絕代。

寧稚暗自吐槽,什麽風華絕代,上個世紀老掉牙的詞都拿出來用,但把那視頻又看了一遍後,也不得不承認,這個詞確實貼切。

不知是公司故意泄露想炒一波熱度,還是別的渠道泄露了風聲,幾個營銷號在五月中就爆料,寧稚將與沈宜之、梅蘭合作一部新電影,就要開拍了。

這消息一出,黑粉迅速進入狀態嘲寧稚臉大,一個什麽都不懂,只會靠營銷收割流量的愛豆敢碰瓷電影圈最大的兩尊佛。

粉絲則迅速趕到現場控評,表示非官宣不約,並安利寧稚最新單曲。

都是做慣了的飯圈老流程了。

沈宜之那邊倒是一點動靜都沒有,不止她沒動靜,粉絲也沒什麽動靜,營銷號把消息刷上了熱搜,沈宜之的粉絲們都很少有現身說話的。

是經過無數大風大浪後的淡定,也是沈宜之作為一名優質演員給粉絲的底氣,沒根源的消息他們根本不屑去理會。

同時,也難免顯得傲慢。

直到電影官方發了宣傳照,眾主創轉發,這消息才算被證實了。

證實以後,卻不是塵埃落定,粉絲自然不用說,高高興興地轉發,普天同慶。

黑粉們則罵罵咧咧華語電影沒救了,這種根本沒有演戲經驗的歌手跨界都能拿到這麽好的資源,反正不管是真是假都不影響他們嘲。

同時還有另一批人關注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這部電影能不能上院線。

以前國內拍同性題材的電影根本不考慮能過審,能拿到龍標,但現在不一樣,同性婚姻三個月前合法了,既然已經站在了陽光下,那麽這個題材的作品是不是也不必再像過去那樣諱莫如深。

電影還沒拍,黑黑粉粉的熱搜就上了二三十個,話題炒得沸沸揚揚的。

寧稚作為網上沖浪一級選手,緊跟時事,還用小號參與了最後一個話題的討論。

這部電影的類型是文藝片,但梅導的電影從不虧本,哪怕是文藝片,也能拿下不遜於商業片的票房。

這部戲她從一開始就沖著院線去的,不過究竟能不能上,還得看最後的審查。

畢竟電影的題材實在小眾、禁忌又敏感,不止是同性感情,還有妓.女、未成年高中生這些大部分電影從業人員都嫌麻煩的高壓區。

六月初正式進組。

天氣已經有些悶熱,寧稚是南方人,對這種濕熱的氣候倒不陌生。

江鵬不放心,跟了過來,打算跟幾天拍攝,也好隨時準備安慰寧稚。

第一次拍戲,又是梅蘭這樣不管咖位大小一視同仁照罵不誤的導演,還沒開拍,江鵬就已經開始擔心寧稚會被罵得撂挑子了。

進組第一天,還沒有開始正式拍攝,梅蘭帶著寧稚逛了一下片場,親自給她講了一些拍攝流程,指點了些站位之類的基本知識。

寧稚一到這裏,就覺得像是回到了兩千年初的老城區,巷子是狹窄的,房子是老舊的,街上的電線杆瘦弱,連地上的磚都鋪得不平整,下雨天踩上一腳能濺起一褲腿的泥水。

老舊,卻又帶著時光的靜謐與安逸,仿佛在家門口的桐樹下擺一把搖椅,就能搖著一把大蒲扇悠閑地晃起來。

“這些建築搭建得好逼真。”寧稚感嘆道,這條胡同在電影裏叫桐花巷,路邊種了零零落落幾棵泡桐,可惜桐花的花期在清明前後,現在這時節已只剩滿樹的濃陰了。

梅蘭也挺滿意的,她照舊在指間夾了支煙:“花了不少時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