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3/4頁)

他記得京城有條河似乎也產珍珠,雖然出產的珍珠品相很差。

最主要的是——

敖銳澤拿過元熙帝賞賜給他的那個莊子的地契。

巧了,那條河正好從那個莊子穿過。

當天下午,敖銳澤就去了那個莊子。

他先是命莊裏的莊頭將那三百畝土地全都挖成相互勾連的池塘,然後給附近的珍珠貝都下了一道暗示,讓它們在這裏好好地給他生產珍珠。

而後他又想起了河蚌生產珍珠似乎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他想了想,打開了神海空間,準備拿出一片他以前脫落的龍鱗下來,換掉他準備的用來遮掩真相的藥材。

因為龍鱗上面有他殘存的龍氣,可以給那些河蚌補一補。

只是沒想到,他剛一打開神海空間,看到的就是一座十幾米高的金光閃閃的龍鱗山。

他這才想起來,這些都是他加班的那幾萬年裏,他蛻下來的鱗片。

居然已經這麽多了?

太占地方了——

想到這裏,敖銳澤直接抓了一把龍鱗,然後放進一個麻袋裏,扔進了河裏。

最後,他只吩咐莊頭道:“這是我尋來的飼養珍珠貝的秘藥,你們挖掘池塘的時候,不要把它打撈上來了。”

莊頭當即彎腰道:“是。”

敖銳澤滿意地回去了。

雖然這有作弊的嫌疑——

但是他是來度假的,又不是真的來做任務的,所以能作弊為什麽不作弊呢。

當天晚上,奶團子就把發展計劃做好了。

不等敖瑞澤把那幾頁發展計劃看完,它就迫不及待地問道:“怎麽樣?”

在它的計算中,古代最賺錢而且來錢比較快的行業,一是采礦,二是販鹽,三是海貿。

——畢竟這都是穿越小說必備的要素了。

正好,京城上邊的福州就有一座還沒有被朝廷發現的大型金礦。

京城下邊的章州就靠海,而且就在章州治下,距離海邊不遠的一個名叫昭縣的地方,地下蘊藏著還算豐富的天然氣資源。

所以奶團子的計劃很簡單,去福州開礦。

去章州引海水到昭縣,利用昭縣的天然氣資源煮鹽。

再利用開礦和煮鹽賺到的錢,去海州造船,出海搜尋優質良種,和其他國家進行通商……

只這三條,一下子就能盤活三個州。

等到這三個州盤活了,還怕其他州起不來嗎?

這份計劃雖然簡單,但是看得出來,奶團子是廢了很多心思的。

但敖銳澤還是說道:“有幾個問題。”

“什麽問題?”

奶團子:“你說,我現場給你改。”

敖銳澤卻說道:“不急。”

第二天,敖銳澤就派出了兩批人,一批人去了福州,一批人去了章州。

七天後,等到這兩批人一回來,敖銳澤就帶著那份計劃和偽造的一本遊記進了宮。

剛一翻開那份計劃,元熙帝的臉色就直接變了。

尤其是在看到那句‘預計百年內,能穩定日產黃金六十斤’之後。

算下來,就是年產黃金三十五萬兩。

相當於大揚國庫每年將多出四成的收入。

“這、這是真的嗎?”

元熙帝不敢相信。

敖銳澤:“回父皇,都是真的,兒臣已經派了兩批人去章州和福州查了,果然在福州找到了那處金礦。”

說著,敖銳澤將手中的盒子放到了元熙帝的禦案上,然後打開了它。

只見盒子之中放置著幾塊大大小小的礦石,其中隱約可見一粒粒金粒。

“好好好。”

元熙帝摸了摸那些礦石,臉上的激動幾乎克制不住。

而後又像是想到了什麽,他連忙抓起那份計劃繼續看了下去。

再一看到‘畝產可達五百斤以上的高產糧種’這一句時,他的眉頭狠狠地抖動了一下。

畝產五百斤以上的高產糧種,還不止一種——

如果這是真的,哪怕能尋到一種,大揚朝就足以擺脫現在的困境,他這個皇帝就可以青史留名了。

想到這裏,元熙帝的手指頭都忍不住顫抖了起來。

以至於好一會兒他才冷靜下來。

“這位前朝的賴摶子先生,真是一位大才!”

按照敖銳澤的說法,他在鄆州治水的時候,撿到了一本遊記,上面寫到遊記的作者賴摶子先生在各地遊歷的時候,發現了福州金礦,和章州天然氣礦,以及海外有高產糧種的事情,只是因為他不滿當時的朝廷殘害漢民,所以他才沒有將這些事情告訴官府,但他還是把這些事情記錄了下來,希望後續的朝代能看到這本書,進而利用這些造福百姓。

他起初並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所以一直到回到京城之後才想起這件事情。

秉著萬一是真的的想法,他派了兩批人去福州和章州查探情況。

結果沒想到這本遊記上說的竟然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