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4/4頁)

想到這裏,元熙帝擡頭看向敖銳澤,一臉欣慰道:“你也很好。”

這要是大皇子和四皇子發現了這本遊記,只怕早就中飽私囊了,哪裏會拿出來。

敖銳澤:“兒臣只是盡了自己的本分。”

所以這份計劃該讓誰去實施?

冷靜下來的元熙帝當即就思索開了。

派一位朝中重臣去辦?

不可。

這是何等的功勞?

要是讓下面的臣子得了去,日後威脅到趙家的統治怎麽辦?

派一位皇子王爺去辦?

大皇子和四皇子有這個能力辦好這件事情嗎?

至於其他的王爺……不說也罷。

也就在這個時候,他眼角的余光突然落到了下首的敖銳澤身上,想起他在鄆州的所作所為,元熙帝頓了頓,突然開口道:“你制定的這個計劃很好,但是你知道這個計劃想要實施起來,實則很難嗎?”

敖銳澤笑了:“兒臣知道,因為如今主政福州的是劉朝英。”

劉朝英是揚太祖的義兄劉康成的五世孫。

當年揚太祖之所以能定鼎天下,最大的功臣就是劉康成。

揚太祖登基之後,便封劉康成為鎮國公,命他世代鎮守福州,抵禦倭寇。

到了劉朝英這一代,原本的鎮國公世子並不是他,而是他的兄長,只是因為他的父親和他的兄長都不幸戰死在了戰場上,而他兄長的兒子的年紀又實在太小,加上劉康成當時信誓旦旦地說等到他侄子長大之後,就會將鎮國公之位還給他侄子,所以朝廷才讓他繼任了鎮國公之位。

結果沒幾年,他侄子就失足落水而亡了,連屍體都沒找到。

他繼任鎮國公之位之後,因為在其父兄打下的基礎上,徹底擊潰了倭寇,漸漸地野心就膨脹了起來,在外時不時地就要挑釁一番朝廷,在內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建造宮殿,甚至比照皇帝後宮的位份分封後院,因為福州的美女不夠,他還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的父兄的妻子小妾身上。

如今的福州已經是他的一言堂了。

關鍵是朝廷一時之間還真就奈何不了他,畢竟他手裏可是握著五萬軍隊,而且倭寇最近又有卷土重來的架勢,朝廷還需要他抵禦倭寇。

但好在朝廷還能用糧草軍餉暫時牽制住他。

可想而知,他們想要在福州開礦,劉朝英怎麽可能會答應。

他十有八九會出手搶奪這座金礦。

一旦這座金礦落到了劉朝英手裏,劉朝英有了充足的軍費,不用再受朝廷的掣肘,他起兵造反是遲早的事情。

元熙帝看著他,又問道:“那你以為,這件事情該如何處理?”

敖銳澤眉眼微垂:“兒臣私以為……”

聽完敖銳澤的計劃,元熙帝直接愣在了龍椅上。

不是他的計劃不好,而是太好了,也……太狠了。

元熙帝心裏有那麽一瞬間升起了一股強烈的忌憚和厭惡。

但是下一秒,他就想起了安王在鄆州為了堵住大堤決口,不惜以身犯險,親臨大堤督工,以至於最後差點命喪鄆州的事情,還有他收到的那把萬民傘……

元熙帝這才反應過來。

不,敖銳澤不是太狠了,他只是理智,知道做什麽最有利於百姓,有利於朝廷。

想到這裏,元熙帝的臉色緩和了下來。

短暫的沉默過後,他也終於做好了決定:“那好,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