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昨日的跑腿小哥聯合行動,成了楚溪客商業版圖中十分經典的一個片段,直到很多年後依然被人津津樂道。

近來, 京中剛好沒什麽新鮮事,街上插著小旗子, 目標極其明顯的跑腿小哥就成了人們茶余飯後討論的話題。

“你看他們身上插的那個小旗子, 怪好玩的!”

“害,還都是十來歲的小孩子,就出來賺錢養家了。”

“你是不知道,別看人家年紀小, 說話辦事可地道了,關鍵是態度還好, 掏個幾文錢就把事給你辦了!”

眾人一聽,紛紛好奇道:“聽這意思, 你是花錢讓他們跑過腿?”

說話那人本就帶著炫耀的意思,如今陡然成了人群中的焦點, 頓時更有興致,把如何叫住跑腿小哥、如何簽單、如何付錢、對面何時收到東西……整個過程都給詳詳細細地說了一遍。

有人問了:“倘若沒有東西要寄, 又想見見這陣仗怎麽辦?”

對方很有經驗地答:“好說呀,去祥雲樓訂餐, 也不用訂太貴的, 只要消費超過五十文都能給你送。”

眾人一聽,紛紛心動了,雖然嘴上酸不溜丟地說著哪有那個閑錢,實際彼此分開後, 各自悄悄去往祥雲樓, 訂了第二日的餐食, 並點名了讓楚記跑腿小哥送。

於是,第二日,祥雲樓的生意就空前火爆了一把。

其余食肆看到商機,紛紛打出標語:“凡在本店訂餐,均由楚記跑腿配送。”

這樣一來,體驗過送餐上門的顧客一下子就多了起來,而楚記跑腿小哥的服務態度確實經得起考驗,一來二去,不用楚溪客再賣力宣傳,楚記跑腿的口碑就起來了。

一旬過去,楚溪客按照之前承諾的,除了管吃管住之外,還會把毛利的一半分給跑腿小哥。

這就意味著,跑腿小哥們的吃住、服裝、培訓、其他環節的開銷一律由楚記承擔,從客人那裏收到多少錢,小哥們就能分其中一半,完全不用擔心楚記以各種名目克扣。

這種情況下,在生意沒有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基本就是楚溪客個人在往裏填補。

比如這次,看似一箱箱銅錢擺在面前,實際雲竹和董書生拿著賬本兩相一對,小哥們一人能得一大串錢,楚溪客卻是入不敷出。

董書生有些不好意思:“這些小家夥原本連肚子也填不飽,我把他們叫過來的時候只說了管吃管住,沒有工錢,小郎君實在不必自己往裏填補。”

楚溪客擺擺手,玩笑般說:“放心吧,不會一直往裏填的,我賺錢的日子還在後頭呢,到時候你別說我黑心就行!”

董書生內心動容,理起賬來更為認真。

別說,還真讓他發現了一處不對:“這個單子對不上。”

是這樣,因為跑腿小哥們在送小件物品和餐食的時候都是腿兒著的,楚溪客怕他們跑太遠會累也不安全,因此規定“物件出坊,人不出”。

也就是說,每個坊市留守的人是一定的,物件在各坊之間傳遞,伴隨的“簽單”也會有所差別,倘若有人為了私吞跑腿費而故意把遠距離的單子改成近距離,對比一下很容易就能查出來。

眼下,被改動的就是一盆從東市送到西市的金絲菊,途中經過平康坊、務本坊、興道坊、善和坊、太平坊、延壽坊,跑腿費是九文,但是眼下明明有西市接收的單子,發出的那一份卻改成了從東市到務本坊。

董書生把手中的簽單放到這一條線上,皺眉道:“倘若是有人故意為之的話,中間可以吞沒五文錢。”

楚溪客看向雲竹:“全部篩查一遍,看看還有沒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雲竹當即和董書生一起,把所有簽單檢查了一遍,最後總共發現了十份有問題,都是從東市發出的,還恰好不多不少,每天一份。

問題出在誰身上,一目了然。

楚溪客沒有立即表態,畢竟人是董書生跑遍了大半個長安城找來的,他不想讓董書生為難。

沒想到,董書生的態度比他還堅決,直接把負責東市的小隊長和四個隊員,連同總隊長黑子一起叫了過來。

畢竟都是十幾歲的半大少年,還不懂得很好地掩飾情緒,一進門,看到大人們臉色嚴肅,頓時慌了。

不過,慌有不同的慌法,有人懵懂,有人疑惑,有人害怕,也有人心虛。一番盤問之後,很快查出到底是誰做了手腳。

楚溪客原打算讓別的孩子出去,悄悄地把這件事解決掉,卻被董書生攔住了。

董書生道:“他們上沒有父母庇護,下沒有兄弟幫襯,是死是活全由自己,早就不是孩子了,有些事也該早些見識到。”

因此,當著所有人的面,他對那個動手腳的少年說:“小三子,我遇到你的時候,你正被食肆的跑堂趕出來,身上的衣裳都撕爛了,如今呢,厚實的夾襖穿著,暖和的火炕睡著,還有錢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