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雖然口頭上習慣叫“太學”, 實際國子監所轄不只有太學,還有國子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因為太學生人數最多, 來源也最廣泛,坊間這才統稱為“太學”。

不同的學院之間也是有鄙視鏈的。

國子學看不上太學, 因為國子學學生家裏都有三品官;太學看不上四門學, 只因太學的門檻是五品官,而四門學是七品;四門學又看不上律學、書學、算學,因為後三者多是庶民子弟;律學、書學、算學又細分為官宦之後和三代庶民。

這種所謂的“鄙視鏈”並非說說而已,而是從待遇上就體現出來了。

國子學的學生大多在京中有屋舍, 不需要住校,但學中還是給他們安排了宿舍, 為的是午間休息。

太學的情況要復雜一些,有家世好的, 也有家世普通的,還有因為成績優異破格提拔的寒門子弟。其中, 天字班的宿舍是最好的,冬有炭火夏有冰, 還可帶仆從;至於黃字班,別說宿舍, 就連教室都被安排在了最後面, 再往後就是樹林了。

因此,一些太學生寧可花些錢租賃民宅,也不願住校。倒不是單純因為住宿條件差,而是那種處處彰顯等級的落差感, 仿佛一座大山壓在他們頭頂, 每每令人喪失鬥志。

至於律學、書學、算學, 學子即便不是長安人也沒有宿舍安置,一律要在外租賃房屋。

這還不算完。

太學內部根據家世高低分成了“天地玄黃”四個等級,家世好的在“天字班”,家世普通的在“黃字班”。每個班級的內部又分為“甲乙丙丁”四個次序,同樣是按照家世的高低劃分。

那些因為成績優異而被破格提拔的寒門子弟,無論學問多好都去不了天字班,就算偶有例外,多半也會受到排擠。

這也是為什麽,當天字班對林淼遞出橄欖枝時,林淼會毫不猶豫地放棄這個令旁人無比艷羨的機會。

不過,以林二郎的家世,林淼不至於被分到“黃丁班”,說到底還是因為楚溪客。

他想和楚溪客一個班。

收下楚溪客的那位直講名叫尉遲磊,庶民出身,又有胡人血統,還是前不久剛剛考上的,好的班級都被那些老油條搶走了,留給他的只有這個班。

因此,楚溪客也就跟著上了黃字組丁班。

黃字組丁班,簡稱“黃丁班”,說白了就是太學中待遇最差的一個班。

……

楚溪客一路走一路聽著這些不成文的內幕。

同窗們有的憤然,有的羞赧,似乎就連他們自己都認定了“黃丁班”就是差班。

楚溪客隱隱覺察出大家心態似乎有些不對,十分樂觀地說:“這可是太學,就算‘黃丁班’的諸位也已經是國朝的佼佼者了,不知道被多少學子羨慕。當初你們被破格選入太學的時候,全家人都覺得很光榮吧!”

幾位同窗一聽,心頭皆是一震。

一位學子喃喃道:“是的,我阿爹欣喜若狂,擺了三天宴席。”

另一位學子緊接著道:“全村人都來我家賀喜,縣令還親自召見我,來京的路費也是十裏八鄉的富戶們湊的。”

第三位學子不好意思地笑笑,說:“不光家人,先生也很高興,聽說每有新的學子加入,他都要講一遍我入太學之事,甚至把我的文章裝裱起來,掛在了學堂的正廳。”

“……”

學子們說著說著,紛紛露出恍然之色。

如此淺顯的道理,為何他們竟然沒想明白?是因為一直被輕視,竟變得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了嗎?

楚溪客玩笑般說:“我就很羨慕你們,至少你們是‘正式生’啊,我可是只有‘借讀’的資格,還隨時面臨著被勸退的風險。”

同窗們紛紛笑起來。

其實大家都知道,以楚溪客和姜紓的關系,他原本可以免考上天字班,只是他堅持自己考試,並得了第二名,要不是字太醜……

“楚兄別擔心,我有一冊《蘭亭序》,回去就找給你,照著那個練準能寫好。”

“我阿兄就在書學,明日我把他叫來,好好跟楚兄說說!”

“我書法雖不算太好,卻也被先生贊過一句‘有根骨’,往後我日日同楚兄一道練字。”

同窗們反過來鼓勵楚溪客。

波斯同學反應慢了半拍,等到搞清楚大家在說什麽,連忙拍著胸膛表示:“我寫字也好看,可以教楚兄。”

楚溪客玩笑道:“我不信,除非你讓我看看。”

波斯同學還真就把自己剛剛寫了一半的家書拿出來,遞給楚溪客。

楚溪客看著上面端端正正的娟麗小楷,頓時笑不出來了——為什麽一個外族人都比他寫字好看!

其余人則笑得十分歡快。

就這麽一路說說笑笑,很快到了黃字班。

黃字班的教室在天、地、玄三個班級後面,一字排開四個大通間,分別是甲乙丙丁四個班。雖然位置有些偏,好在端端正正、亮亮堂堂,還是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