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楚溪客選出了兩支商隊。

一支由賀魯阿欒帶領,從王城出發,向西經河西走廊, 出玉門關,到達西洲。

另一支由湯老四帶隊, 從王城往南走, 穿秦嶺,過巴蜀,一直到達比彩雲之南更靠南的林邑,也就是後世常說的“占城”。

確切說, 他只是選了兩個領隊,至於組建隊伍、尋找向導, 挑選馬匹和駱駝種種大事小情,就由賀魯阿欒和湯老四自己負責。

用楚溪客的話說就是:“這回出去, 少說也得兩三個月才能回來,無論人員還是馬匹自然要選你們自己可心的, 不然萬一半路打起來怎麽辦?”

雖是玩笑話,但賀魯阿欒和湯老四都十分感動, 怎麽說呢,就覺得被信任, 被賞識, 被重用,恨不得當即指天發誓,高喊一聲“士為知己者死”。

對於兩個人內心的波瀾壯闊,楚溪客半點不知情, 他只是效仿唐太宗“垂拱而治”而已。

不過, 人家唐太宗是建功立業之後適當放權, 楚溪客是從一開始就佛系反卷……

他給了兩個人十天的時間做準備,在此期間他自己也沒閑著,而是借用軍營的大灶,打算給商隊準備一些路上吃的“方便食品”。

軍中夥夫有一片獨立的駐地,用柵欄圍著,旁邊還有幾畝地,養著幾只羊,種著些當季的時蔬。

楚溪客之前做鴨貨時來過一次,夥夫長認識他,因此他沒提前打招呼,也沒帶人。

沒想到,這次過來一個熟人也沒有。

彼時,營中剛放過早飯,夥夫們正閑得剔牙呢,冷不丁瞧見一個白白嫩嫩的小郎君,還以為是哪位將軍家的小公子。

楚溪客笑眯眯道:“我確實是將軍家的,不知可否借大灶一用?”

一位陌生的夥夫長翹著二郎腿,操著濃重的靈州口音逗他:“那你得說說,到底是哪位將軍家的,若是頭銜低了,咱們可不認。”

楚溪客笑眯眯道:“區區不才,正是賀蘭大將軍家的。”

夥夫長一時間沒反應過來,扭頭看向旁邊的小兵頭:“大將軍不是沒成親嗎?哪裏來的這麽俊俏的小郎君?”

小兵嘿嘿一笑,湊到他耳邊說:“不是說咱們大將軍上趕著倒貼姜首輔麽,要是跟姜首輔成了,那首輔家的小郎君不就成了將軍家的麽?”

夥夫長繞了好幾道彎,突然臉色一變:“首輔家的小郎君,那不就是——”

不就是平川王殿下嗎?

我的老天爺誒!

滿營帳的大兵小兵齊刷刷跳起來,驚疑不定地看向楚溪客。其實他們還不是很確定,但是,萬一呢?

楚溪客一臉和氣:“知道我是誰了麽?”

夥夫長豆大的汗珠唰唰往下掉,然而還是頂著壓力磕磕巴巴地說:“沒、沒有手令,即便賀蘭大將軍親至,我等也不能認……還、還請小郎君出示一二……”

楚溪客點點頭,很守規矩地掏出平川王手令,遞到他面前。

夥夫長膝蓋一軟,五體投地:“末、末將該死!”

楚溪客笑著拍拍他的肩:“你按規矩辦事,哪裏就該死了?回頭我還要跟大將軍說,讓他賞你。”

夥夫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猛地擡起頭,怔怔地看向楚溪客。

楚溪客故意板起臉,話音一轉:“不過,你得先完成一樣差事,若做不好,還是得罰。”

夥夫長忙道:“殿下盡管吩咐,末將萬死不辭!”

楚溪客失笑:“放心吧,不僅不用死,還有好吃的。”

他把人都叫過來,親自演示,教給兵士們如何晾掛面,如何榨豆油。

兵士們起初還有些驚魂未定,然而很快就被楚溪客嫻熟的動作吸引住了,漸漸地忽略了他的身份。

有人壯著膽子問:“殿下灶上功夫怎會如此了得?”

楚溪客毫不避諱地說:“我在長安那會兒是賣燒烤的,後來又開了奶茶店和丸子鋪,生意可好了。”

兵士們驚奇又感慨,不由覺得眼前這個手上沾著面粉、笑容溫暖和煦的小郎君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平川王,而是他們中的一員。

因此,兵士們不再束手束腳,積極地幹起活了。

楚溪客倒是清閑下來,只需要在旁邊指導就好。

他再三強調,這些幹糧是給遠行的商隊準備的,要用最好的材料,還要注意衛生,決不能馬虎敷衍。

有一個小兵不明白他為什麽如此重視商隊,不都說商人是末流嗎?

楚溪客道:“他們雖是商人,卻和平川軍的將士一樣,擔負著關乎國計民生的任務。就像你們,負責整個平川軍的夥食,並不會因為軍職低就不重要。”

小兵呆呆地說:“我們……很重要嗎?”

楚溪客笑道:“當然了,如果沒有你們,賀蘭大將軍連飯都吃不飽,還怎麽沖鋒陷陣?”

夥夫們瞬間支棱起來,原來他們這麽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