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楚溪客終於有錢了!

不對,應該說,平川城終於有錢了。

其實, 楚溪客從長安帶過來的錢一直沒花,原本想用來建王城, 但是姜紓從一開始就要求把平川城的府庫和楚溪客的私庫分開, 楚溪客可以調用府庫的錢,府庫卻不能私用楚溪客的錢。

也就是說,平川城的錢是楚溪客的,楚溪客的錢還是楚溪客的!

半年來, 平川城百廢待興,處處都要花錢, 府庫月月入不敷出。

好在,臨近年尾, 落戶的百姓少了,不用再著急建村落、分房子。

相反, 百姓們要生活,就得消費, 發現平川的食鹽比別的州府賣得便宜之後,就開始報復性囤鹽, 生怕不久後鹽價會上升。

因此, 他們不光自己買,還給家鄉的親朋好友捎信,讓他們也過來買。

平川城的鹽鋪剛開張,當日的存鹽便銷售一空。第二日上新, 又賣空了, 接連幾日日日如此, 晚去的百姓根本買不著。

百姓們便更加覺得平川城的鹽價會上漲。

畢竟,在別的州府鹽價“漲漲落落漲漲漲漲漲漲……”是家常便飯。

直接影響就是,遠道而來買鹽的百姓更多了。

這點錢放在別的州牧刺史眼裏根本不值一提,但楚溪客不一樣啊,他可是賣燒烤出身的,擺攤第一天賺到了一文錢都那麽開心,現在可是賺到了好~~~多個一文錢!

為了可以持續性賺到更~~~多一文錢,楚溪客暗搓搓地在平川邊境開起了“食鹽小鋪”,方便四面八方的百姓過來買。

實際上,跨州府買鹽的情況是不被允許的,但楚溪客臉皮厚啊,還有倆好爹。

姜紓寫了一篇花團錦簇的文章,言明“鹽貴傷農”,暗指楚溪客這樣做是體恤百姓,並拐彎抹角地說,誰跳出來阻止誰就是“百姓的公敵”——最後這個詞是楚溪客加上的。

緊接著,賀蘭康就秘密地送了一車車精鹽出去,簡單粗暴地按住了各處節度使蠢蠢欲動的小心思。

本地鹽賣得再貴,錢也都入了國庫,哪裏比得上自己兜裏有鹽來得實在?

更何況,各地長官中不乏一心為民的清流之士,巴不得百姓們能吃上便宜鹽。

於是乎,楚溪客的“食鹽小鋪”越開越多,越開越紅火。百姓們買到了物美價廉的鹽,平川城的府庫也堆滿了一筐筐銅錢。

就連姜紓都震驚了,繼而感慨:“即便那些賢明的君王,為了各自的目的也免不了盤剝百姓,殊不知,讓利於民,互惠互利,方能水漲船高。”

百姓看似力量弱小,但這一文文錢加起來,已然是一個了不得的數目。

雲竹粗粗清點了一番,驚訝地發現,比賀蘭康賣給各路節度使的鹽錢都多。

是的,賀蘭康可會過日子了,先前承諾給節度使們的一車車精鹽不是免費的,要收錢。

不過,即便收錢節度使們也樂意。因為平川的鹽質量好,價格低,尤其是那些提純後的精鹽,讓他們用金子換都覺得值!

就這樣,平川城有錢了,終於可以蓋房子了!

按照姜紓原本的規劃,平川城應該包括宮城、王城和外郭三部分。

宮城是平川王的居住地。

王城用於三省六部辦公。

外郭則是城中百姓的住宅和商鋪。

因為缺錢,鐘離東曦之前只建了宮城和王城,百姓們還住在靈州舊址,新城中除了駐軍用地和臨時搭建的商鋪,大多地方還是空的。

楚溪客把一份計劃書放到姜紓案頭:“阿爹、不,姜相,你看看新城這麽建如何?”

姜紓難得看到他一本正經的樣子,笑著繞開卷軸,只粗粗看了一眼,便抓到了其中的關鍵。

“你想打破坊市制度?”

楚溪客鄭重點頭。

這是他和鐘離東曦商討了好幾日的結果。他不想把平川建成一個“小長安”,他想有平川自己的特色——

溝通南北各州,促進東西貿易,重啟絲綢之路,在京城朝堂勾心鬥角的時候,在邊境各國打成一鍋粥的時候,平川城只需要靜靜蟄伏,默默發展,偷偷壯大自己就好。

所以,他想打破坊市制度,把平川建成一座開放的、包容的、新興的商貿之城。

剛好,平川城在這片大陸上所處的位置,成全了他的野心。

姜紓一臉肅然地看著那份計劃書,許久之後,方才開口:“給我一些時間,我需要想想。”

這是頭一回,姜紓左右權衡。

就連楚溪客決定從長安遷至西北、不種糧食改種棉花,他都不曾猶豫,這一次卻面露難色。

可見,這是一個多麽具有顛覆性的決策。

***

明日休沐,晚上要回薔薇小院住。

楚溪客和鐘離東曦雖然已經成了平川王和王妃,但平日裏和尋常夫夫也沒什麽兩樣。回娘家的時候,照例是兩匹馬,兩只貓,一兜小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