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一位波斯商人的到來, 給平川棉紡廠帶來了新的突破。

這位波斯商人帶著一卷帛畫找到了銷售部,詢問是否有帛畫上那種款式的“山水衣”。

也是巧了,剛好銷售部有一位懂得畫作的主管, 對方一眼就看出,這卷帛畫是魏晉時期的作品, 而且很有可能是從中原傳到波斯的。

主管不敢大意, 一邊穩住波斯商人,一邊悄悄派人稟報給楚溪客。

楚溪客剛好無事,便親自過來了。

對方見到平川王親至,激動之下, 便將這卷帛畫的來龍去脈和盤托出。

原來,這位波斯商人祖上曾是一個小國的王族, 當年代表本國出使曹魏,帶了許多中原的珍貴物品回去, 這副帛畫便是其中之一。

“我的家族十分仰慕中原文化,對這卷來之不易的帛畫更是珍惜異常, 幾經離亂也沒舍得變賣,一直傳到我父親手中。不久前, 父親病重,最大的心願便是親眼見見這畫上的衣袍。”

所以, 這位波斯商人才千裏迢迢來到大昭, 想要找到一位會做這種衣服的繡娘。他走遍中原各地,最後發現只有平川的“山水衣”最為符合,所以便找了過來。

楚溪客細心地發現,這位平川商人漢話說得很流利, 想來真如他所說, 他們家族祖祖輩輩都很仰慕中原文化。

出於對這份友好的回饋之心, 楚溪客真就通知了設計部,讓他們試著把帛畫上的衣袍做出來。

沒想到,最後的成品不僅令波斯商人喜極而泣,就連楚溪客這個擁有現代記憶、在桑桑的影響下看過上千本時尚雜志的人都被驚艷到了。

棉麻衣料與魏晉之風的碰撞,簡直是珠聯璧合、不是,相得益彰啊!

丟開魏晉時期士人階層豪飲和服丹的陋習,只說整個時代倡導的率真任誕、清俊通達、縱情山水的風氣,的確出了一大撥風流名士。

這個時期的衣飾風格亦是如此。

其中有一件尖角荷葉邊的女裙,楚溪客尤其喜歡,裙擺上的暈染色調,匠人們復原起來頗廢了一番工夫。

當然,收獲也是極大的。

“這樣的嘗試倒是可以多來幾次。”黃瑜笑著說。

黃瑜原本是楚溪客黃丁班的同學,來到平川後很是過了一段苦日子,直到平川正式成為羈縻州,他才被姜紓選入工部,不用再跟著楚溪客搬磚了。

如今,平川棉紡廠便掛在工部之下,由黃瑜主管。

黃瑜的話,突然給了楚溪客靈感。

平川棉紡廠如今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了“山水衣”這個籃子裏,這無疑是很危險的。

因為,設計部總共就那麽幾個人,靈感總有枯竭的一天,客人也很容易審美疲勞,還有就是,山寨貨的殺傷力更是驚人。

要想保障“山水衣”的優勢地位,就需要不斷有新東西,讓顧客始終充滿好奇,讓模仿者跟不上平川的步伐。

“幹脆搞個大的吧!”楚溪客笑眯眯地說。

看到他這個標志性的笑,所有人都精神一振,平川王殿下又有好主意了!

***

一日後,工部和平川棉紡廠聯合發布了一則征集令——

棉紡廠誠招設計師!

不論性別,不論年齡,不論籍貫!長安人、平川人、突厥人、波斯人……只要是個人,都可參加!

若有真本事,貓貓狗狗也不是不行!

唯一的要求:參賽服飾要自己設計,不得抄襲,不得模仿,不得碰瓷!

可以是漢人風格,也可加入外族元素,不怕奇奇怪怪,就怕你放不開!

作品一經錄用,您將擁有專業的工作室、靠譜的助手和用不完的上等衣料!

倘若您不想成為棉紡廠的員工也無妨,棉紡廠會付出令您滿意的費用,購買設計的使用權。

請將成品送往平川棉紡廠設計部。

一月為期,不見不散。

……

有一位孀居的婦人,原是長安人,三年前隨同被貶的丈夫遷來平川。只是,不久後丈夫就染病死了,而她因為沒有返京的路費,只得帶著獨子繼續待在平川。

因為有著一手好繡工,婦人時不時接到一些縫制嫁衣、喜被的活計,勉強維持生計。唯一的安慰是兒子讀書用功,先生說明年便可回長安參加科舉。

此刻,婦人看著這則征集令,心底不由迸出一團火花,若她縫制的衣裳能被選中,兒子入京考試的盤纏就有了……

一月之後。

這位繡娘拿著設計的衣裳去了棉紡廠。

接待員十分和氣,沒有因為她身上的衣衫款式老舊而有絲毫怠慢;等待的間隙,還有人送上清甜的糖水。

原本一切都很順利,沒想到,在她拿出作品的那一刻,屋內之人齊齊變了臉色。

主管厲聲呵斥:“大膽婦人,你是何居心!”

繡娘嚇得一抖,手中的“衣裳”不慎掉落在地,晃晃悠悠地落到了接待員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