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4/4頁)

“教諭如此關切勞心縣學之事,想來院試與鄉試縣裏能增不少才學之士。”杜衡道:“當真為勤勉之表率。”

話畢,杜衡又轉頭看向諸人:“滿堂可有人知曉朝廷上朝遲期者作何處罰?”

料也無人應答,杜衡徑直道:“遲一刻者罰款三千,兩刻二十大板,一應記錄在冊年底考課。”

堂下已有人在暗暗抹汗。

杜衡卻話鋒一轉:“不過那總歸是朝廷,這是秋陽縣是地方上,自不可能如此嚴格要求諸位。”

“春夏點卯時間不同,本官也是血肉之軀,能體諒春夏交替乍然更替了點卯時間不適,今日遲到也就作罷。從明日起禮房按時點卯,若有遲到者一律記錄在冊,屆時謄抄一份貼於縣衙門外的告示欄上,也好鼓勵秋陽縣的老百姓勤勉營生。”

“可有異議?”

諸人誰敢有異議:“大人英明。”

“吏房典史散會後來一趟。”

諸人神色各異,吏房典史神色凝重的跟著杜衡走。

杜衡倒不是要繼續問責,他首要了解縣衙人員情況,需得把縣衙裏的人員配整齊全,之後的公務才好開展。

先配齊,原來不行的才能慢慢罷免。

現在縣衙裏缺一個主簿,兩個攥典,六房幹員四名,衙役若幹,以及專門服侍伺候知縣的長隨。

所缺的都是吏員,知縣可以自由任用和罷免,倒是好辦。

若像教諭巡檢等實際有官階的官員知縣是不可隨意任用罷免的,只能把人才上報或者犯事的官員做停職處理,再上報由朝廷和知府定奪。

現缺的吏員杜衡能自己招滿意的用,也正是知縣安插自己人手的時候。

主簿為知縣的秘書,需得好生招選,攥典則是六房典史的助手,六房幹員顧名思義是專門負責六房各房差事的吏員。

衙差就不用說了。

杜衡看了花名冊,對吏房典史道:“張貼告示按照空缺的職位招人,為期六日,屆時到縣衙來本官親選。”

話音剛落,門便被敲了敲,杜衡循聲望去,見著是蔣作無。

“教諭何事?”

“原是想過些日子等知縣大人正任之時再把這些要務拿過來,今大人既是過來了,下官便不可再代其勞了。”

杜衡見著教諭抱著兩尺高的賬簿縣中各事冊子,他眉心微動:“快快進來,拿這麽多東西在門口也不怕累著。”

“多謝大人關切。”蔣作無把賬冊放在杜衡的公案桌上,又道:“還有兩箱,須臾後下官讓幹員擡過來。”

“好。”

蔣作無看了一眼旁頭站著的典史,忽而面露難色:“有句話不知下官當講不當講。”

“你說。”

“大人可是要招吏員?依縣衙當今的庫房情況,衙門裏許是養不起如此多的人員。”

不等杜衡詢問,蔣作無又道:“大人若不盡信,可查一番縣衙的開支用取,下官不敢冒言。”

杜衡微微發笑:“看來本官這是問也問不得了。”

蔣作無道:“大人哪裏的話,財政事關重大,卑職實不敢胡言亂語擾了大人清判。”

“你先下去吧。”

杜衡保持著笑容。

“下官告退。”

吏房典史道:“大人,如此這吏員是招也不招?”

杜衡直言:“按我方才做的就是。”

吏房典史到底不如教諭硬氣囂張,他只是個吏員,只得老實按照杜衡的意思辦事。

“是,那小人這便前去草擬公文。”

杜衡點了點頭,人方才出去,四個幹員便擡著兩個箱籠進來,落地發出沉悶的重響。

他抿了抿唇,這麽些公文帳本怕是每個十天半個月的看不盡,他揉了揉太陽穴。

這蔣作無當真氣性不小,看來是為了回敬他今日問責他遲來一事,自己未曾給他甩臉子,他倒是先給了下馬威。

杜衡未看這數不盡的賬冊,吃了兩口茶,按照自己的節奏繼續做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