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梅子湯(第2/2頁)

“若是將來我家女兒能得這樣一位好夫婿,才貌雙全,官運亨通,連生孩子都是生一對龍鳳胎,那我真是做夢都要笑醒過來。”

瑜珠禁不住笑道:“夫人且寬心,龍鳳胎也好,是男是女也好,都是自家孩子,都遲早會有的。”

“借你吉言。”長寧伯夫人心情總算又舒暢些,看著瑜珠巴掌大的精致小臉,問,“瑜珠,你這麽些年,倒是不曾想過再嫁?”

瑜珠莫名被問到這一問題,愣了一下,臉上旋即綻開恰到好處的笑容:“我這些年忙生意都來不及,哪裏有功夫考慮再嫁。”

“你沒功夫,上京的媒婆可不少。”長寧伯夫人指指她這足足有三層樓的成衣鋪子,道,“你若是不嫁人,不生孩子,那你日後這鋪子,還有那邊的布莊,都打算怎麽辦?總要有人來繼承的。”

瑜珠如實道:“這倒也還真不曾考慮過。”

長寧伯夫人遂一臉的不贊同,不過馬上,又換上一副長舌婦的嘴臉,道:“話說,周家馬上要舉家遷回上京了,你知道嗎?”

原先周家老夫人過世,周開呈和周開民兄弟倆需得回錢塘守孝三年,三年不得為官。如今三年期限已到,皇帝便又召回了他們,不過想要再如當初那般,給周開呈做到兵部尚書一職,怕是不能夠。

“從前說是兵部尚書,但誰人不知,兵部只是個掌糧草無實權的地方,如今竟要調到比兵部還不如的工部去,也是活該。”

三年前,周渡發瘋似的請五公主把周家所有的事都公之於眾,周家的名聲便自此一落千丈,即便他們有心挽回,但後來周老夫人過世,周家不得不舉家回到錢塘,關於京中的那些名聲,他們便是再也無暇顧及。

更別說,這三年間,瑜珠的清河布莊做的風生水起,在一眾夫人和小姐們之間名聲大噪,口碑頗佳,直接造成了關於她名聲一事的逆轉。

也是從那時起,瑜珠再次真真切切地意識到,面子是自己掙來的。靠山山會塌,靠人人會倒,唯有靠自己辛勤勞作得來的相應回報,才是叫別人能看得起你的最好籌碼。

她聽長寧伯夫人又與她閑話了不少周家的事,從他們家兩位姑娘分別許了哪家的親事,到周開呈和周開民如今的官職有多不如從前,點點滴滴,事無巨細,好像她才是被周家舉家難堪的那個人,好像她才是最見不得周家好的那個人。

雖然她不喜歡長寧伯夫人這樣的嚼舌根,但也實在不得不承認,周家如今這樣的下場,都是他們該得的。

那整個家,從上到下都爛透了。

將近日落閉市的時候,瑜珠才將長寧伯夫人送走,與她再三保證會給她最合算的價錢之後,她徑自回到了三樓,躺倒在了自己的臥房裏。

原本酒樓的三樓是一間間隔開的雅間,她將這些雅間拆了重修,將其變成了幾間可供人休息的臥房,繡娘們午時累了便可在臥房中躺會兒,補足點精力。

她給自己也留了一間臥房,是臨窗能瞧見樓下永定河的一間。

臨近日暮閉市的當口,街上的行人步履匆匆,有的是在店裏幹活的小二,有的是在街邊擺攤的小販,瑜珠很喜愛一個人趴在窗上,安靜地瞧著這些人間煙火,隨意輕輕地一嗅,便宛如自己也身在其中。

她在樓上靜坐到快要用晚膳的當口,才打算收拾東西回家。

夏日裏,她的成衣鋪子中每日都有她自己親手做的各色糕點與梅子湯提供。前幾月倒還好,糕點與梅子湯大家都能吃的差不多,如今入了盛夏,大家吃糕點的興致便都好像漸漸消弭,唯有梅子湯喝的更快了,每到夜裏收拾,都是好幾碟的糕點與只剩個空殼子的梅子湯桶。

家中最近多養了幾只雞,瑜珠瞧瞧今日剩下的荷葉糕,覺得若是回去也沒人吃,那便只能將它們掰碎扔給雞吃了。

糕點過了夜便會變味,尤其如今天熱,第二日便是斷斷不能吃的。

她心下這般想著,將鋪子關上門鎖好,收好鑰匙,正打算上馬車,在將將要擡腳的間隙,卻聽見一陣陣狂亂又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達達而來。

她擡頭,原來是一群腰間掛著刑部鐵牌的官差,一個個自她的馬車旁飛速掠過,不曾有一下停歇。

她不知想到了什麽,記憶中有個場景,與適才的情形一模一樣。

只是她不想去想。

她拎著食盒,垂首看著腳凳,再次打算擡腳上馬車,結果又有一道馬蹄聲向她這邊而來。

這次她不曾再擡頭,踩著腳凳甚至已經上了一個台階。

但是她聽見馬蹄嘶鳴在自己耳側,清晰刺耳,上馬車的動作終究頓住,慢慢回首——

作者有話說:

問:為什麽給糕點那麽多描寫呢?

答:因為那原本給雞吃的東西,最後會進了周狗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