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嫉妒使人扭曲

嘉靖皇帝在豐樂驛行宮安置下後,隨駕大臣慣例都來行宮大門外等候朝見。

這就跟對父母的晨昏定省一個道理,如果皇帝不想見人,就會傳旨出來讓大臣們散了,但大臣站在外面等的態度必須有。

也來朝覲的顧璘同樣站在大門外等,然後他就很驚奇的發現,自己仿佛成了“紅人”,許多根本不熟的大臣居然主動來找自己攀談。

這讓顧璘很有點受寵若驚,久在地方的他都不知道自己影響力竟然如此之大。

顧東橋當年做過布政使,起復後當過湖廣巡撫,稱得上封疆大吏了,但沒在朝廷裏尤其是六部擔任過要職。

如今他雖然掛了工部左侍郎虛銜,實際職責只是維護顯陵而已,並不是正經的朝臣。

在大明官場的觀念裏,顧璘雖然資歷老品級高,但仍然只能算二流大臣,別說與大學士和尚書比,就是比其它侍郎也是低一等的。

如果非要類比政治排名的話,大概和秦德威差不多……

所以被一群朝臣主動過來攀談,顧東橋怎能不受寵若驚?

當然作為才名遠揚的交際達人,以及前南京文壇盟主,顧東橋場面上的接人待物能力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他此時雖然內心驚奇,但仍能與其它大臣們有來有往的談笑風生,既讓別人如沐春風,也維持住了自己的逼格。

這就是老人家縱橫士林四十多年的功力,像某些小年輕是絕對學不來的。

如果私下裏見面,說不定就有人會透漏消息給顧璘,但這裏是公開場合,誰也不好公然“通風報信”。

於是就只能尬聊別的話題了,既然身在湖廣,自然而然就聊起湖廣的風土人情、趣聞軼事。

這方面剛卸任湖廣巡撫的顧璘是非常有優勢的,所以他就挑著文人都有興趣的話題開始說:“荊州府江陵縣出了位神童叫張居正,十二歲入學,遠近知名。

前年這張生十三歲就來參加鄉試,我勸他回去,少年人應該多加磨礪才能成大器。但他一定要試試,果不其然的落榜了,但我預料他下一科或許就能中。”

顧璘正說得入巷,忽然間,與他說話的大臣又紛紛散了,像是被春風吹散的楊柳絮一樣,飄蕩到四周各處。

剛才還熱鬧的小圈子,瞬間又只剩下了顧璘一個人冷冷清清,在春風中淩亂著。

“顧大人你一定要挺住啊!”有人臨離開前,還是忍不住多嘴說了一句。

這又是怎麽了?顧東橋有點迷茫,仿佛剛才的熱鬧都是一場虛幻的泡影,自己為什麽又要挺住?

“啊哈!原來是顧老前輩在此,自從嘉靖十三年一別,真是許久不見了!”

翰林院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秦德威昂首闊步的踱了過來,主動朝著顧璘打招呼。

在場所有人都在注意秦德威與顧璘,看到秦德威這熱情洋溢的模樣,很多人忍不住暗暗感慨。

秦學士你變了,你也變成老油子了!你居然也學會面上笑嘻嘻了,居然也開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了!

秦德威又行了個禮,繼續問候道:“五年不見,老前輩身體可好?記得老前輩當年時常有輕微頭痛心悸,如今可有好轉?我在京城從李太醫那裏覓了個方子,回頭送給老前輩。”

顧東橋:“……”

他敢發誓,自從嘉靖九年認識秦德威以來,從來沒見過這樣親熱對待自己的秦德威!原來的秦德威好像也從不稱呼自己老前輩!

面對這種空前的詭異,社交達人的技能也卡頓了。

顧老頭直愣愣的望著秦後生,心裏簡直巨浪滔天,這踏馬的什麽情況,難不成自己要破格入閣了?還是要當尚書了?

就在這時候,有太監出來拯救了失態的顧璘,傳旨讓大臣們覲見。

在行殿行過面君禮儀套路過後,就直接開始說事,畢竟已經抵達了終點,第一階段旅途結束,接下來都是正事了。

嘉靖皇帝南巡承天府,表現出來的動作是謁獻皇帝顯陵,目的是為了實地考察顯陵,以決定父母最終要怎麽埋。

是獻皇帝顯陵北遷,還是聖母梓宮南移?還是一南一北分別埋葬?

據秦德威偷偷分析,還有可能是父母雙亡後,心性敏感的嘉靖皇帝感到孤獨,所有才有了“尋根”的行為。

再說句大不敬掉腦袋的話,秦德威一直懷疑嘉靖皇帝有“媽寶男”傾向。

大學士嚴嵩忽然摸出一本小冊子,呈給了嘉靖皇帝,並奏道:“臣在途中不停考據古法,重新擬制祭祀大禮,以配獻皇帝神靈,鬥膽懇請禦覽。”

自從即位以來,嘉靖皇帝對各種禮制極有研究,也非常熱衷改革和調整禮制,從天地到祖宗,全都改了一遍。

反正根據後世分析,就是用禮制改革加強自己皇位合法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