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嘗試(第2/3頁)

婁昭儀不由一愣。

自呂蘭雙出事以來,和良妃比以往走動多了不少,兼之比起雲鶯她們皆不得聖寵,無非占著良妃和昭儀的名頭。是以婁昭儀以為她們兩個人自然是站在一處的。

但近來種種跡象似乎表明,良妃沒有和她一樣的心思。

難道蔣繁秋打算一直容忍雲鶯?

婁嫣直覺得不可思議。

她不能想,若是雲鶯繼續獨得陛下恩寵,雲鶯會不會便母儀天下了,更不能想,到那時她該如何在宮裏自處。

蔣繁秋難道預想不到這樣的可能性?

婁嫣相信蔣繁秋早已想到了,便看不懂她的反應……她們不聯手,如何有扳倒雲鶯的一天?

“良妃娘娘!”

眼見蔣繁秋上得轎輦,婁嫣疾走幾步,然而被蔣繁秋截斷了她的話。

蔣繁秋帶著點兒居高臨下看著婁嫣,她沖婁嫣輕輕頷首,語氣恢復往日溫和:“顧美人也不知幾時才能醒來,我不懂醫術幫不上什麽忙,只得回去抄抄佛經為顧美人祈福,祈願她早日平安無事。”

婁嫣未出口的話不得不咽回肚子裏。

直到回到昭熙殿,她心口悶堵的那一口氣也吐不出來。

雲鶯隨趙崇從聽雨樓出來後,他們便乘禦輦去往顧蓁蓁出事的荷塘附近。

半道上,雲鶯主動問:“陛下以為那封絕筆書如何?”

趙崇便讓夏江將絕筆書呈上來,拿給雲鶯看。

雲鶯迅速看罷,好笑道:“來龍去脈倒說得很清楚,私會被撞見,驚慌失措以致於鑄下大錯。”

“但顧美人是被人從身後襲擊的。”趙崇接上雲鶯的話,“若她知曉這小太監在,便不至於被從身後偷襲,且若這小太監向她求過饒,必會有一些動靜。”

兩句話足以讓雲鶯明白,趙崇與她有差不多的看法——

這小太監有問題。

確認過這一點,雲鶯便不認為需要繼續隱瞞趙崇她更多的想法。

是以她道:“陛下,若那謀害顧美人之人有旁的目的,臣妾猜測那目的可能同臣妾有關。”

雖然趙崇已經知曉雲鶯心中所想,但比起那些,他在意的是雲鶯願意主動對他說出口,這意味著對他的信任。

如同昨夜她親口告訴他,她在十四歲那年便曾見過他。

趙崇取走雲鶯手中那封絕筆書收起來,溫聲問:“鶯鶯有何看法?”

雲鶯一一說出自己的猜測。

趙崇認真聽過,頷首說:“如若是這麽一回事,那背後之人應當消息很靈通,否則決計不敢如此冒險。”

而論起妃嬪裏消息最為靈通之人,雲鶯首先想到的無疑是能插手六宮事務的良妃與婁昭儀。

只是趙崇沒有從這兩個人的心聲裏發現端倪。

他清楚與她們有關的可能性不大,卻難以對雲鶯解釋。

不過雲鶯並未認定同她們有關。

她想一想:“臣妾的月漪殿裏有陛下的人。”想對她下手且不被抓住任何把柄,不是一件易事。

“可要遲些放出消息,說顧美人快要醒了?”趙崇思忖中也問。

雲鶯沉思片刻道:“高太醫今日應當還會去一趟聽雨樓給顧美人診脈,卻唯恐打草驚蛇。”

趙崇道:“那便等一等。”

“嗯……”雲鶯點頭,“只要顧美人不會再被謀害,想來不必太著急。”

和趙崇心平氣和談論六宮這些事情,對雲鶯來說亦是新奇體驗。

放在從前她絕無可能如此。

因而雲鶯清晰感受他們之間相處的種種變化。

尤其是,她內心深處確實重新嘗試接納這個相較過去變得很不一樣的人。

趙崇聽見雲鶯心裏對他的肯定,暗自生出小小的高興。

高興的情緒沒有持續太久,因為想到雲鶯經歷過的許多事皆稱得上他帶來的禍患,便也只想握住她的手不放。

於是雲鶯的手背傳來一陣熱意。

天氣本來便熱,這樣被握著手更覺出那份熱意,她卻沒有推開趙崇,而是眉眼不動回握他。

趙崇和雲鶯趕到荷塘附近時呂淑清已經到了。

行動不便的呂淑清被大宮女攙扶著,艱難而又表情平靜與他們福身行禮。

那今日自盡而亡、在望春樓當差的小太監的屍體被草席掩蓋著。

趙崇與呂淑清免禮,繼而語聲淡淡問:“呂嬪可曾見過那小太監了?是不是望春樓的人?”

“回陛下的話,據嬪妾的大宮女辨認,他確實是望春樓的人。”呂淑清依舊語聲平靜回答著趙崇的問題,不慌不忙道,“嬪妾前些時日一直在養傷,許多事情沒有精力管,這小太監嬪妾面生得緊,也不知他究竟做過些什麽事。”

昨夜她才讓大宮女傳話下去,說自己不介意底下的人另尋高枝,今日便竟發生這樣的事情,可見早先自己已經被人盯上了當那個替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