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十三回(第5/7頁)

他問:“……皇後什麽都沒帶走?”

那些衣裙頭面,珠玉擺件,還如皇後還在宮中時一樣,分毫未動。

滿屋華彩,皇後好似一點留戀都沒有。

甚至皇後的陪嫁也都留了下來,那她出宮用什麽?

那是受盡了委屈,多一點都不想拿走?

還是當真對他一點情分都沒有嗎?

妙晴低著頭,心想娘娘也不是什麽都沒帶走,那還有您親娘的一百萬兩黃金和地契呢。

“你們此前都知曉這件事?”沈曠問道。

皇後出宮,太後放行,必不可能是臨時起意。

只是此間如何謀劃的,那就不得而知。

“陛下恕罪。”妙晴立刻行大禮賠罪。

沈曠半晌沒出聲,轉身離去。

他這才注意到,皇後只帶走了自己的陪嫁侍女,連進王府以後提到身邊的妙晴都留下了。

當真是絕情。

沈曠心中火焰連綿不絕,今日勝似看見誰就拉進火堆陪葬。

他回了廣華殿,猛灌了一杯涼茶,然後就叫了康平進來。

“徐華瀚呢?!讓他滾進宮,朕問問他哪只眼睛看見的朕簽了和離書!”

“中書省誰擬的廢後詔書,明日都給朕滾去嶺南,嶺南瘴氣一日不消一日不準回長安!”

“還有,去長春宮給朕問清楚皇後去哪了,把人接回來!”

禮部尚書徐華瀚近日來覺得自己能睡個好覺,中書省擬詔,長春宮命皇後出宮,這怎麽都怪不到他這一個小小的禮部尚書頭上。

他也就是當個見證者,剩下什麽掉腦袋的活他可都沒幹。

雖說這是和離書簽了,但聽廣華殿傳聞,帝後感情又有回旋的余地。

可那長春宮的意思就是即便有余地,那也得給填死了,先斬後奏,先廢再秉。

別管什麽皇後不皇後,邁出宮門,詔書一下,那就是平民女子,一刀兩斷再無回宮的可能。

只等著明日詔書昭告天下,一切大功告成。

而他又能搭上榮國公,此後更是能順風順水。

然後他就等著這群人作出什麽幺蛾子,然後奉旨辦差就完了。

但沒想到今日正當他回府享用晚膳時,宮裏頭來了人,還是禦前伺候的總管康平。

他連忙起身去迎,心想這陛下那不是明日才回,康平怎麽提前回了。

“不知康大人深夜造訪,可有什麽事?”

康平見徐尚書還不知情,雖是有些同情,但不好明說是何事,只道跟他入宮一趟。

晚間被召入宮中一般都沒什麽好事,徐尚書一路上想著到底是自己和鄰邦交涉出了問題,還是今年主持春闈出了紕漏。

但這都不是。

進了廣華殿就見到皇帝以及容太後坐在殿中,其中皇帝的臉色尤為難看,廣華殿好似冰窖一般,如履薄冰不足為過。

而容太後也好似神情緊張,捏著手帕對他頻頻使眼色。

但徐尚書嚇得膽顫,哪敢去解讀容太後的眼神暗示。

他在朝中任職十多年,也可以說是看著皇帝一步步把控大權。

那當年被立為儲君,說的好聽那是先皇有遠見,說的直白些,那就是皇帝把親爹架空了,不得不立他。

當年在朝中逼先皇立儲時那個肅殺勁讓他終生難忘,而皇帝登基後愈發明理仁慈,都讓他忘了曾經那個手腕狠絕的儲君沈曠。

而今日在殿中,仿佛昨日重現。

不知何事能讓陛下如此動怒。

“徐大人,朝中傳言,你看見朕簽了與皇後的和離書?”沈曠盯著徐華瀚,恨不得盯穿了這人。

徐尚書陡然察覺這事不對勁,眼神瞥到容太後身上,企圖讀出什麽,但好似沒什麽用。

“是。”

徐尚書看見了皇帝陡然變得更為陰沉的臉色嚇得趕緊轉了口風,“啊,不是。”

沈曠眼睛一立,徐尚書抖了抖,點頭如搗蒜,“是是是是,微臣看見了。”

他確實看到了,但為什麽陛下如此生氣?

“就是那天皇後娘娘與臣碰見的那天……”徐尚書磕磕絆絆地拼不出整句話。

“那長公主的和離書,朕沒事為何要簽與皇後的和離書?”沈曠厲聲道,但仍舊遏制住自己的脾氣。

沒錯,那日他確實見到了和離書,但又不是給他的,跟他和皇後有什麽關系。

“可那……可那真的……”徐尚書百口莫辯,萬萬沒想到皇帝會翻臉不認人,“陛下,您看,這……”

“那和離書現下在中書省,陛下若不信可叫人取來一看便知。”

沈曠篤定那日的和離書就是沈熙君的,不知道這些人從哪弄出來的東西硬要說他和離。

這群欺上瞞下的大臣都這麽大膽了,空口瞎編?

皇後就是因為這離宮的?

“先不提和離書。”沈曠差點讓這群草包氣得背過氣去,“朕哪句話說過要跟皇後和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