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第3/3頁)

【滿族在統一中國前,與蒙古人一樣對漢人的中醫治療並不是很習慣,甚至是排斥不接受的。滿族人對養生方法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與習慣。比如蘇麻喇姑就常年采取“不飲藥石”的習慣。

蘇麻喇姑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爾沁大草原,順治晚期或康熙年間改稱滿名蘇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後,宮中上下都尊稱她為蘇麻喇姑。蘇麻喇姑在生活上有兩個與人不同的特點:一是終年不浴,只有到年終最後一天即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體,然後再把這些用過的臟水喝掉;二是終生不吃藥,即便病情再重,也不服用任何藥物。她的身體卻一直很好,活到了90多歲。蘇麻喇姑晚年病重時,康熙帝想要讓她服藥治療,又知蘇麻喇姑一向有不飲藥石的習慣,故而讓皇子允祉等人將藥稱為「草根」以使她服用。而蘇麻喇姑卻回答說:“唯奴才自幼不服任何藥,是皇上稔知者。雖為草糧,亦系藥矣。今我病勢重大,即服藥亦無益。”

而對日常調理乃至進補調養,康熙曾經說:“朕嘗諭人勿服補藥。好服補藥者,猶人之喜逢迎者也,天下豈有喜逢迎而能受益者乎。先年,滿洲老人多不服藥,而皆強壯,朕亦從不服藥!”

那麽,傳統滿清貴族如何養生治病呢?

從清中葉到晚清十分盛行的另一個醫療觀念,則是“凈餓療法”。這種理論認為,貴族生病,特別是貴族家內兒童生病的主要原因,皆是飲食過當,對應方法便是減輕飲食,乃至於“頓頓喝老米粥”。這種凈餓療法在康熙朝就已經出現。康熙帝說:“設如身體微有不豫,即當節減飲食。然亦惟比尋常稍減而已。今之醫生,一見人病即令勿食,但以藥物調治。若或內傷飲食者禁之猶可,至於他症,自當視其病由,從容調理,量進飲食,使氣血增長。苟於飲食禁之太過,惟任諸凡補藥,鮮能資補氣血而令之充足也。養身者宜知之。”

據清宮太監回憶,光緒十歲上下,每至太監房中,先翻吃食,拿起就跑。及至太監追上,跪地哀求,小皇爺之饃饃已入肚一半矣。而溥儀更在他所寫的《我的前半生》中提到,我六歲那年,因為我吃糖炒栗子吃多了,就生了病……於是我就連續吃了一個月左右的糊米稀粥,結果是把我餓壞了,以至於被餓得偷吃喂魚用的烤饅頭,甚至在各王府向太後進節禮食盒的時候,去搶裏面的熟豬肘子。

這種和現實脫軌的“凈餓理論”後來從宮廷影響到王府、世家之中,也造成了很壞的影響。一個一個貴族子女由於營養不良而形銷骨立,氣息奄奄下獻出了童年的生命。】

【注釋2】暖帽和涼帽

【摘自:程曉南《到清朝打卡生活》(喜歡戴帽子的清朝人)】

【清朝人的帽子種類很多,大體可分暖帽、涼帽、便帽、氈帽、風帽、坤秋帽等類型。暖帽為冬季使用,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換季》載:“每至三月,換戴涼帽,八月換戴暖帽,屆時由禮部奏請。大約在二十日前後者居多。換戴涼帽時,婦女皆換玉簪;換戴暖帽時,婦女皆換金簪。”

暖帽四周帶有五到六厘米寬的檐邊,由下往上、由內往外傾斜。材質有皮有布,其中以貂鼠皮所制最為珍貴,其次為海獺,再次為狐皮。暖帽最高處有頂珠,多以紅、藍、白、金四種顏色的寶石做裝飾。

涼帽為夏季所戴,狀如鬥笠,既可防曬也可遮雨,在清前期與後期的樣式略有差別,前期又扁又大,後期又小又高,也稱“喇叭式”。涼帽並沒有帽檐,最早是用葦秸編成,後來多為藤或竹子制成,在涼帽的外面一般會縫上白布,帽口處用石青色錦緞封口。自帽頂四周向下綴滿紅纓,帽頂鑲有頂珠。

涼帽的實用性很高,即使在清朝滅亡後幾十年,在中華大地上依然隨處可見。暖帽與涼帽皆為禮帽,清朝對其使用有明文規定,《清會典事例·禮部·冠服》記載:“(順治)九年議準,涼帽、暖帽上圓月,官員用紅片金,庶人用紅緞。”

便帽,又稱“瓜皮帽”“西瓜帽”“小帽”等,在明朝時期就已存在,因為其多用六塊綢緞縫制而成,底部再以帽檐相連,造型六瓣,當時稱“六合帽”。所謂“六合”,即天、地、東、南、西、北,取其“天下一統”之意。其材質一般夏季用紗,冬季用絨。在目前幾乎所有的清朝影視劇中,都可以見到瓜皮帽。

到了清朝,瓜皮帽的造型出現了一些變化,分為平頂和尖頂兩種。同時平頂瓜皮帽為硬胎,不可折疊或擠壓,否則即會變形甚至損壞;而尖頂帽為軟胎,可以折疊,不戴的時候可以放在口袋裏,使用起來更為方便。瓜皮帽無論平頂還是尖頂,在頂端都有一粒小疙瘩,稱為“結子”。也有人喜歡在帽頂裝飾寶石代替結子,稱為“帽珠”,材質多為珊瑚、水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