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第5/6頁)

作為康熙四年就進宮的老人,惠妃、榮妃更是對太皇太後怕的要死。

即使迄今為止已經過去了十年了,但納喇氏只要一想到當初她給小太子的名聲潑臟水,被太皇太後給發現,太皇太後讓她跪在慈寧宮冷冰冰的地板上,高高坐在軟榻上對她厲聲呵斥的模樣,她就打心底裏發怵。

皇太後不是皇上的親生額娘,可太皇太後卻是皇上的嫡親皇瑪嬤啊!

納喇氏和馬佳氏在心裏抱著同樣的想法,都覺得只要太皇太後去世了,剩下的皇太後不足為懼,皇貴妃又不是咄咄逼人的性子,身為四妃的她們在後宮裏的日子會過的自由多了,不像現在啥也不敢做,生怕被住在西邊的那根定海神針給發現端倪,而後就像那大、小佟佳氏這對倒黴姐妹花一樣,宛如滑滑梯般,往下一個勁兒地降位。

但倆人轉念又想起明年是三年一度的大選之年,若是太皇太後在這個節骨眼上病逝了。

老天爺呐!那麽明年康熙二十七年的八旗大選必定會取消了。

再加上三年的守孝期,她們倆的寶貝兒子得什麽時候才能被萬歲爺給指婚、可以出宮開府成親啊!她們又什麽時候才能抱上大孫子啊!

兩個念頭在馬佳氏和納喇氏腦海中糾結著,連她們自己都有些說不清到底是盼著太皇太後盡早去了,還是再熬幾年,起碼撐到她們倆的兒子開府成親。

住在鐘粹宮後院的定貴人萬琉哈氏聽到太皇太後怕是命不久矣的消息後,也從心底裏感到了一種驚慌。

她的兒子十二阿哥胤祹,雖說是養在太皇太後膝下,但她知道太皇太後精力不濟,胤祹從繈褓開始就是被蘇麻喇姑和桂嬤嬤這兩個太皇太後的心腹帶大的。

若是太皇太後現在去了,她的胤祹都還沒有搬到乾東五所居住呢,到時候胤祹會讓誰照料啊。

她一個貴人肯定是養不了孩子的,皇上該不會到時候會讓蘇麻喇姑和桂嬤嬤這兩個老奴養她的兒子吧?

定貴人緊緊咬著下唇,思緒煩亂地在屋子內走來走去的。

安妃和宜妃聽到這個消息時,倆人心裏也不禁唏噓不已,若是太皇太後去了,那可就是一個時代過去了啊。

李氏和郭絡羅氏沒有自不量力地去給太皇太後侍疾,倆人都認真敲打起了底下的宮人們,莫要碎嘴,還讓心腹宮女們瞧瞧的將艷色的衣服都收進了箱子底,把素凈的衣服全給翻了個出來,以備不時只需。

康熙自幼就是太皇太後一手帶大的,一手培養出來的。

祖孫倆之間的感情很深,不管後宮裏的宮妃是怎麽想的,康熙真是一門心思的希望能夠讓太皇太後的壽命再延長些。

翌日清晨,天蒙蒙亮之時,又刮起了呼嘯淩冽的北風,漫天飛起了鵝毛大雪。

康熙提前取消了禦門聽政。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們有那心思伶俐的也猜到了怕是太皇太後的身體撐不下去了。

聰明的官員也開始像安妃和宜妃那般,叮囑家裏人,年底莫要去外城的飯莊、茶樓等地玩樂,都需要謹言慎行,還提前偷偷讓人把素衣都給準備好了。

辰時末,頭頂的天空呈現出灰白色,看起來陰沉極了。

康熙穿著一身明黃色的龍袍,頂著頭上的鵝毛大雪親自步行走到天壇上為太皇太後祈福。

寸步不移跟在帝王身後的梁九功看著皇上十步一跪,五步一磕頭的,走到天壇的祭壇上,繼而又跪在地上,雙手合十虔誠的向長生天祈禱,說他願意以他一國之君的壽命為太皇太後延壽時,梁九功的眼眶也不由紅了。

可是康熙的禱告似乎沒有起什麽作用,長生天也沒有同意讓他為太皇太後續命的請求。

祈福不久,太皇太後的身體就像是一個破了洞的氣球般,以極快的速度衰敗了下去。

進入十一月,天氣越來越冷了,紫禁城裏的屋檐下掛著一排一排的冰溜子。

太醫們整日泡在慈寧宮裏,慈寧宮中的藥味經久不散。

皇子、公主們連課都不上了,日日夜夜陪伴在太皇太後身邊。

裕親王福全、恭親王常寧、純親王隆僖,太皇太後的另外三個親孫子們也帶著自己的福晉和兒女們進宮探望太皇太後,甚至一些宗室裏與太皇太後同輩的老福晉們也坐著馬車來到了慈寧宮。

可臥病在床的太皇太後三天兩頭的昏迷,而且昏迷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她從開始聽見孫子們的哭聲,到有時連白粥都吞咽不下去,眾人即使不想承認,也不得不承認:

太皇太後真的到了油盡燈枯、藥石無醫的地步了。

短短一個多月,身子就瘦了一圈的康熙從蘇麻喇姑和桂嬤嬤的口中聽到太皇太後曾在昏迷中多次輕聲念叨科爾沁時,康熙總算是下定了決心,要帶著太皇太後最後去看一眼她魂牽夢縈的故鄉——漠南蒙古科爾沁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