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2/5頁)

畢竟她並不確定在這個年代,這些人是什麽知名度,刀鶴兮那裏有沒有這些人。

刀鶴兮:“你說的這幾個,我聽說過,我讓Maddocks找找他們的聯系方式,回頭告訴你。”

初挽聽了,自然感激不盡。

刀鶴兮:“打算在那裏待幾天?”

初挽:“我們這次的會議是四天,不過好不容易出來了,我想到處玩玩,見識下,所以等回去的時候,我打算自己留在這裏一周。”

刀鶴兮略沉吟了下:“你對那邊熟悉嗎,出行方便嗎?”

初挽道:“還行,我愛人的侄子在這邊留學,他有車,可以帶我過去。”

刀鶴兮淡聲道:“哦,那不錯。”

刀鶴兮做事非常靠譜,他很快就發了傳真,給她那幾個私人小型競拍沙龍和私人博物館的聯系方式。

初挽篩選了一番,最後選定了一家,位於郊區的一處別墅,距離她所住的酒店大概四十分鐘車程,是小型私人博物館,同時也自己做競拍沙龍,就她記得的,這家也給HF供貨,只要東西好,是很能出得起價的。

她可以上午先開會,下午就可以讓陸建晨帶著自己過去。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初挽和幾位新疆專家過去會場。

這個美國考古年會簡稱SAA,可以說是全美甚至全世界考古學家雲集的大會,據說總參會人士有大幾百人,分為二十多個分會場按照不同的議題進行。

初挽大致看了看,這些議題大部分是北美主題,比如“美國東北部考古”,“早中世紀至殖民時期的加利福尼亞考古”以及“北極圈及臨近地區考古等。

涉及其它區域的考古少之又少,而東亞考古那更是只有自己參與的這一個主題。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如今考古學術圈子本來就是美國人主導的圈子。

初挽和幾個新疆專家抵達酒店的時候,就見走廊、小餐廳和咖啡吧裏全都是知名學家,不過這些人大多為歐美面孔,不要說華人,就是東亞人都很少見。

而在討論會場旁邊,有一個海報展廳,兩排白板一字鋪開,介紹各區域考古學者的重要研究成果,初挽看了看,這自然集中在北美考古,也包括一些南北和歐洲,都是目前世界考古學領域比較重大的成就展示。

初挽幾個走在走廊中,引來了不少人的側目,大家自然都好奇,特別是初挽,看著太年輕了,在歐美人眼裏,尤其顯小,就是高中生的感覺——事實上歐美的高中生都比初挽顯大。

初挽幾個在華裔翻譯的帶領下,徑自過來他們所屬的分會場,這個分會場的主題是“南亞與東亞研究近況”,所有南亞和東亞的考古都保羅在裏面了。

他們一進來,便被遞了一份會議行程,裏面列著今天要參加演講的presenter。

幾個中國人看了看,新疆專家嘆了聲:“咱們這都被擠到角落了。”

一看發言順序就知道,放到最後,明顯是不受重視。

初挽:“沒什麽,我們既然來了,那就讓他們感受一下東方文明的熏陶。”

其實對於西方考古界的情況,她大概聽過,知道在西方主流媒體,都在有意無意淡化或者忽略亞洲的考古發現。

所以除了個別關注東亞考古的,大部分人對於東亞考古情況幾乎一片空白,大家下意識的反應可能是:“東亞考古?他們考古什麽?”

她現在既然有機會來到這裏,那自然是要給他們來一個大的,讓他們震驚一把,借著這個平台,給他們開啟一扇東亞考古的窗戶。

而為了這次的考古會議,她也是準備翔實,中英文演講稿充足。

說話間,一個叫艾米.瓦克斯的美國考古教授開始演講,他所演講題目恰好是歐亞文化交融,新疆幾位專家一聽,自然支著耳朵聽。

聽著聽著,初挽發現不對了,在那位艾米.瓦克斯的言論中,曾經提到了一句讓在場所有的人都刺耳的話,卻是:新疆是連接亞歐非大陸的關鍵接點,絲綢之路到達新疆後,分為了北中南三路,抵達地中海東岸和東羅馬帝國,而根據生命科學研究團隊的研究,小河流域是擁有歐洲和西伯利亞遺傳標記的,從而得出新疆文化受到歐洲印度文化極影響。

其實這些爭論,都是學術爭論,和政治無關,但是這種學術觀點,又在某種程度上是為政治服務,這就是意識形態之爭了。

初挽越聽越不對勁,而幾位新疆考古研究所的專家,英語水平有限,聽得著急,他們只知道這個美國人在講新疆,但是卻聽不懂觀點,一時真是如坐針氈。

初挽便低聲把這位艾米.瓦克斯的觀點大致敘述了一遍,只幾位專家瞪眼睛:“這不是胡說八道嗎?瞎扯!”

另一位稍微文明點:“這就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