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第3/4頁)

這些567瓷器是解放後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燒造的瓷器,567瓷器雖然是現代瓷器,但是氣燒窯出現後,曾經的567瓷器也成為了絕品,存量只有減的,沒有增的,到了九十年代,價格也高了上來,個別珍品也物以稀為貴,可以賣很好的價格了。

初挽大致計算了下,這個時候國企轉型,大家也看不上這些567貨底子,趁機收購一批囤著,等這些貨底全都賣光了,價格狂漲,收益率還是很可觀的。

易鐵生這段一直在景德鎮,對於這邊行情已經很精通了,聽到這話,也就道:“這個現在很便宜,我回頭找找,挑品相好的收吧。”

初挽又詳細地和易鐵生分析了張育新的優缺點,覺得他其它各方面手藝已經爐火純青,但是畫工和落款不到位,需要他在景德鎮設法找一個這方面的能手。

易鐵生想了想:“你覺得他的畫工欠在哪兒?”

初挽:“筆力夠,但是氣韻上還欠了火候。”

畫工,落款,有時候看似寥寥幾筆,但其實考驗的是多少年的功底,張育新到底是學徒出身,他沒機會受這方面的訓練,沒學出來。

刀鶴兮聽這話,微微頷首:“你眼力確實好。”

初挽看他:“我要是沒那金剛鉆,也不敢大言不慚讓你出錢,是不是?”

刀鶴兮看了眼初挽:“是。”

初挽便沒再提這茬,繼續和易鐵生商量起來,也算是讓刀鶴兮聽聽,她的想法是,為了維持更好的質量,不但要高薪聘一個頂尖畫工,還要找老坑礦,用老釉果,再找高嶺老礦土,至於做法的話,自然是完全用古法制坯體,整個過程要做到完美無缺。

她笑道:“不是正品,卻勝似正品,我們不坑蒙拐騙,就是要賣高仿,把高仿做到極致,賣出高價。”

刀鶴兮微挑眉,道:“我們是不是應該取個名字了?”

初挽一想也對:“說得是,必須取個響亮的名字。”

易鐵生:“你們取吧。”

初挽:“刀先生,我們主要面對西方市場,我覺得你更了解吧,你來取。”

刀鶴兮:“未必要迎合西方口味,既然是要中國瓷器,那就原汁原味地道中國風就是了。”

初挽:“有道理,所以你來取。”

刀鶴兮默了很久,才道:“用你的名字就不錯,其實你的名字挺好聽的。”

初挽想了想:“不要吧,這多傻……”

她不想用自己的名字,太張揚了。

於是她道:“可以用你的名字,我覺得你的名字很詩情畫意。”

刀鶴兮馬上拒絕:“不要。”

易鐵生:“那就另外取一個吧。”

三個人在這裏商量了商量,最後還是初挽想到了:“就叫瓷語吧,雖然不夠古代中國風,但是在漢語裏,也勉強說得過去,翻譯成英文就是——”

刀鶴兮略沉吟了下,道:“英文的話,可以翻譯成China's poem”

初挽一聽,幾乎拍案叫絕:“China's Poem,這個名字太好了,一語雙關!”

本身瓷器在英文中就是china,現在這麽翻譯,一語雙關,瓷器的詩句,瓷器的語言,或者說,這就是來自中國的一行詩,宏大浪漫,富有東方神秘氣韻。

就連易鐵生都道:“這個確實好聽!我找人設計一個底款,把這兩個字設計得漂亮一些,每一個瓷器上面都打上這個款。”

他頓了頓,道:“每一件瓷器,再搭配一首詩。”

刀鶴兮便多看了易鐵生一眼,顯然他開始意識到,這個看似粗糙的漢子,其實心細如發。

他頷首:“這樣很好。”

之後,他淡聲道:“我們既然要做頂尖精品,那就要慢慢打磨,從釉料到高嶺土,從拉坯到畫師,甚至燒窯的柴,全都用最好的,全都精益求精,打磨到最好,在這之前,所有不容易的瑕疵品,全都銷毀,一件不留,我們要保證,能打上瓷語底款的,一定是讓所有人都震撼的稀世之作。”

他繼續道:“在這之前,我會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不著急掙錢,可以花三個月六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讓他們調整心態。”

初挽聽著刀鶴兮這麽說,也是贊嘆,想著選擇刀鶴兮做合作對手,果然沒錯,他能支援的不光是錢。

至少在做事的態度和理念上,兩個人其實是很相似的。

她也就道:“你說得對,需要給他們時間慢慢磨合,這裏也包括我們的想法和師傅工人們時間的磨合,要讓他們感到充裕悠閑,要給他們提供保障,不為生計所困擾,只有從容的心態,以及對技藝的精益求精,才可能創造出最極致的作品。”

現在經濟體制改革,都在追求效益,這自然是時代需求,大勢所趨。

但是在這緊鑼密鼓的時代洪流中,他們保留下的這家窯房,就是要做那個逆著時代的異類,獨立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