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兩浙

江南歷來被稱為魚米之鄉, 但隨著人口增多,人地矛盾也漸漸顯現。而在大片以丘陵山地為主的地區,人們便往山上開懇田地, 高田應運而生並迅速增長。

青禾村,村名便來自村子周圍開墾出的眾多高田。以前每年插上秧苗之後,村子就仿佛被青青禾苗所包裹,一出家門擡頭望見茁壯成長的青禾,便能感受到秋天迎來豐收的喜悅。

不過,自五六年前起, 許多禾苗慢慢被替換成了桑苗,村中養蠶的人家也越來越多。種桑養蠶賣生絲, 的確讓村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但在去年官府鼓動村民將田地全用來種桑的時候, 村中不少老人還是察覺到了當中的隱憂。

都說手中有糧才能心裏不慌, 莊戶人家田裏不種一顆糧, 實在是讓人心中沒底。雖然賣生絲的錢能買更多的糧, 可一下多出那麽多生絲, 到時真能順利出手嗎?價格不會被壓嗎?

最後, 約有一半的人家不僅沒多種桑苗,反而減少桑苗的占比,多種了糧食。因此, 後來村裏受到後土教煽動加入叛亂的人不算太多。

而現在, 那些查明沒有在城中行兇,只是被裹挾的村民, 都已經被放了回來。但到了冬季, 他們還得去給官府做一段時間苦力活, 以示懲罰。

可就算家中余糧多一些, 今年不下種也是萬萬不行的。眼看著天不下雨,村民們可愁壞了。低田還能設法引水灌溉,眾多高田頂多挑水上去澆一澆,可沒那個人力都弄成水田。

就在這時,太子和楚溪侯祭祀求來耐旱良種的消息傳來,成了村子唯一的希望。

不過,一開始大多數村民並不相信,只當又是官府唬弄人的把戲。但沒多久,縣衙就來人通知斷糧的人家可去衙門貸糧,又說有一種好用的新式犁,官府可幫低價改犁頭,並指點村民改換犁臂。

有人將信將疑地去了,回來將犁改好一試,果然好用不少。村中其他人親眼見到效果,這才跟上,不少還能湊得出余錢的人家都趕著換犁。

有了事情做,村民們心中也安定了些,生出點信心來,天天盼著府官發良種。

到了輪到青禾村領良種的這天,村長一大早便組織村中青壯推上車往縣城去,其余人也焦急地在村頭等待。

日頭越升越高,眾人心中越等越急。終於,幾個爬上山張望的孩子沖下山來,一邊往村口跑一邊喊:“來了來了,村長爺爺回來了!車上都堆滿了麻袋!”

隨著車隊越來越近,村民們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大——竟然真領回了滿滿的良種!

待得村長等人到了村口,立刻被一擁而上的村民們團團圍住。眾人七嘴八舌地說話,根本聽不清誰說了些什麽。

村長不得不拿出個鑼哐哐敲響,才讓所有人安靜下來。

此時,隊伍中走出一個儒生打扮的中年人,村民們這才發現,竟是連縣丞都來了。這位縣丞是本地人,還算頗得民心,想來也是因此才躲得過叛黨對原官府的清洗。

縣丞清清嗓子,放大音量:“各位別著急,良種都夠的,一會兒村長便會按戶發放,保管每戶今年都能種出糧食來。”

下完保證,他掏出一本小冊子:“這是種植良種的一些要領,由太子與楚溪侯整理印發。方才村長和這些兒郎們已經在縣裏聽過一回講解,這一本也會留給村長,各位有什麽疑問,都可向村長問詢。”

卻是有人等不得,當即就問:“現下四月中,育苗還得一個月,今年還能有收獲嗎?”

縣丞也沒惱,耐心地道:“這良種只需三月便能成熟,八月底之前就能有收成。”

村民們頓時嘩然:“三個月?竟是比我們原來的稻種少近兩月時間!”

縣丞擡手壓一壓:“具體的,大家多研究那冊子,若是看不明白,也可到縣衙來問人。”

村民們的信心更足了些,紛紛目光熱切地看向車上麻袋。

卻也有人小心翼翼地問:“這良種要收錢嗎?”

聽得這一問,眾人的心頓時又提起來。

縣丞笑道:“不收錢。不過有了收成後,除了交足稅,還得照數交回種子。”

村民們這才安心。只要當下不收錢就行,有了收成一切好說。

縣丞又道:“我再多說一件事。去年年底的時候,楚溪侯給縣裏慈幼院捐過一批冬衣冬被,是木棉填充的。應該不少人都知道?”

村民們點點頭。這年頭新鮮事少,那事傳開之後就有些好事的人專程去看了,回來將那冬衣冬被說得多好多好,引得不少人還挺羨慕。

縣丞繼續說:“如今楚溪侯想在咱們這裏推廣木棉,這個不占良田,就平常種麻的地便能種。若有人願意種的,可以到縣衙登記領種,也會發一本這樣的小冊子指導種植。”

眾人開始交頭接耳,嘀嘀咕咕地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