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2/2頁)

“案首怎麽沒來麽,也不出來讓咱們沾沾喜氣。”

許清元臉發紅,心狂跳,她現在沒空去思考任何可能,而是直直往前走,在終於看得清團案上字跡的時候,從最中間的考號上掃了一眼。

團案中心紅色的“中”字最上方,寫著的是一個比其他高出一字的考號。

玄字第叁拾號。

那邊晉晴波只看了幾眼就在中心的圓圈裏找到了自己的考號,應該是第五名,她難得的露出一個微笑,而旁邊的艾春菲也在最外圈找到了自己。

“我取中了!我數數……五十一、五十二……六十三,我是第六十三名!”艾春菲握著艾春英的胳膊,激動道。

艾春菲揚起笑臉看向二姐,卻發現她和旁邊的大姐臉色都十分不好。

“大姐,二姐,你們……你們的考號是多少?我幫你們找找吧。”艾春菲小心翼翼地問。

艾春芳和艾春英都沒有說話。

長久的沉默之後,艾春芳苦笑:“是我沒能把握住機會,怪不了任何人。”

艾春英痛苦地流下了眼淚。

“還有第二場、第三場……不是完全沒有機會。”晉晴波不會安慰人,但她說的確實是事實。

齊朝的縣試,分為五場不假,卻與許清元所知的古代各朝縣試制度有所不同。

在這裏,縣試第一場如果被取中,不必考接下來的四場考試,直接參加府試,而未被取中者則需要參加下剩余四場,屆時會再篩選出一定人數,也準許參加府試。

但第一場是最為重要關鍵的,一是因為第一場考中者為所有考生中的翹楚,案首也只能誕生在第一場考試中。二則,第一場考試是名額制,而其余四場都是不定額的,也就意味著,不管考生答的有多差,只要在所有考生中排到應錄取名額內,就可以被錄取,然參與剩下四場卻必須讓考官滿意才可以被取中。

也就是說,有時候四場考完都可能錄取不了一個人。

不在第一場團案中的人希望已經很渺茫了,但確實不能說絕對沒有。

忙著照顧落榜兩人的心情,眾人一時沒有發覺許清元的異樣,直到晉晴波問了一句,許清元表面上一派鎮定地道:“嗯,中了。”

晉晴波松了一口氣,繼續問道:“名次如何?”

“嗯……還可以。”許清元含糊道。

晉晴波聽她語氣還以為名次不是很高,便安慰她道:“不要緊,中了就好。”

看著周圍考中後開始八卦案首是誰的眾考生,許清元提議大家先回客棧,眾人應允。

不是她不想張揚,但行百裏者半九十,只考過一個縣試而已,連童生都不是,驕傲也不能在這個時候。

可是這種事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更何況當時她作為一個女考生參考,考舍兩邊、對面的其他考生對她印象深刻,推也推出她就是案首了,這個消息很快在考生中瘋傳起來。

艾春菲捧著臉對許清元道:“我聽說,往年放榜後,其他人都會來給案首道賀的,這是約定俗成的習慣。”

她名次的事自然瞞不過同行四人,考慮到有兩人落榜,她們沒有大肆慶祝,只是得體的向她表示祝賀。

艾春菲意外考中,眼下正興奮呢,最近天天往外跑探聽消息。

不止淮陽,很多地方都有向案首道賀的習慣,但是今年換成女人做這個案首,習慣一瞬間就被打破了。

就算真有人來祝賀許清元,也不知這些人抱著什麽心態來的,沒有倒還清凈。

“好了,你也該收收心,咱們是時候準備去府城參加府試了。”許清元揉了一把艾春菲的腦袋,笑。

她們三人無法繼續等待縣試其他場次的結果,只能撇下艾春芳和艾春英繼續上路。

科舉一途就是這麽殘忍,必須自顧奮進,不可停滯不前。

臨走之前,許清元問晉晴波:“難得回一趟老家,你不家去看看?”

晉晴波聞言有一絲恍惚,半晌後才道:“不急,以後再來說不定會更好。”

“也好,衣錦還鄉總是更風光一點。”許清元半開玩笑地接話道。

三人共同租了一輛較為寬敞的馬車,向著府城重胥一路疾馳而去。

作者有話說:

簽約成功啦,努力碼了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