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2頁)

許清元深吸一口氣,拋去腦中紛亂的思緒,開始認真答題。

無數考生一筆一筆斟酌掂量著在考卷上寫下足以決定他們命運的答案。在這種緊張的氛圍中,直到八月十二日第二場考試前一刻鐘,許清元方才把六篇八股文寫完交卷,根據收卷的禮部官員的表情來看,她的交卷次序估計得排到倒數。

許清元沒有太多休息的時間,她略閉目養神片刻之後,立馬投入到第二場考試中。

第二場考試的題目不要求學生用八股文來解答,內容也沒有太多限制,給了考生很大自由發揮的空間。考題類型主要包括論、詔、告、表、判語。其中論題,類似於現代的議論文,而詔、告、表則是古代朝廷發布公文的一種文書形式。好比現代政府部門出具的紅頭文件等,對形式和用語的規範性要求很高。

判語在鄉試中許清元已經遇到過,會試考察的判語題不再局限於本朝律例,甚至會選取歷史上著名的集成法典和條例,要求考生對此進行解讀或與現行法律比對優劣。

本次鄉試第二場考試中,上述題目類型均被考到,因此本場考試也是綜合性最強的一場,題目難度和題量雖然比不上第一場,但確是很多考生的弱項。

本場考試時間較為充裕,考生們也會在答題之余調整自己的考試狀態,順便填填肚子、補充睡眠。而為了體現對於舉人身份的尊重,會試的考生守則標準並不像鄉試那樣近乎嚴苛,只要考生並沒有出現疑似作弊的行為。其他細枝末節的行動不會被視為違紀。因此這三天的貢院比前幾天明顯混亂得多。

八月十四日,考完第二場考試的這一天,天氣尤為寒冷。

怕冷的考生披著棉被作答還會被凍得瑟瑟發抖,為了取暖,大部分人都把火盆燒至最旺,頻繁索要熱水或在號舍內小幅度活動來暖和身體。許清元站在號舍角落捧著一盞熱茶杯暖手,被寒風吹的即將失去知覺的手指慢慢開始發癢,是生凍瘡的前兆。

她交完卷後朝裏側躺下休息,把雙手揣進懷裏,聽著燒水處仆役頻繁往來添水的腳步聲,逐漸進入夢鄉。

夢裏她正坐在暖和的室內烤著火爐,爐心中紅彤彤的柴火時不時爆發出“噼啪”一聲,許清元渾身暖洋洋的,十分舒服。

但美夢並沒有持續多久,夢中的爐鼎不知怎麽翻倒在地,火星四濺,垂在地上的帷幔意外被點燃,整間房子霎時間熊熊燃燒起來,許清元驚呼:“走水了!”

猶豫夢中的情緒太過強烈,她一直反復念著這句話,但漸漸的,她耳中聽到隱約的人聲,仔細分辨過去,竟然也是一句句驚慌失措、此起彼伏的“走水了”。

許清元猛然睜開雙眼,翻身站起,往遠處一看頓時被貢院南面沖天的火光映紅了臉龐。

同排考生紛紛焦急地詢問士兵火災發生的緣故,並一個勁兒地催促他們趕緊去滅火。

據目測,發生火災的地址應該在燒水處附近,離許清元所在號舍很近,她環顧貢院內的環境一周,臉色十分難看。

春闈天寒地凍,本就會對貢院的柴火供給做足預算,貢院每排號舍的頭尾皆有柴火、稻草等易燃品,更不妙的是,號舍的屋頂也是用茅草蓋築,一旦燒到這邊來,他們這些被鎖在號舍裏的考生就會有生命危險。

考生陸陸續續被全部驚醒,對面的臨安郡主也皺著眉頭看向火災的發生方向,但他們除了嘴上催促士兵差役趕緊滅火之外,沒人敢輕舉妄動。

即便到了這一步,絕大多數考生都還記著貢院的規矩,不敢有出格的舉止,否則事後板上釘釘的要被廢去功名。

能走到舉人這一步,誰不是飽含心酸,歷經千辛萬苦,如果不是迫在眉睫的重大危險,沒人能立刻不顧一切的開始逃命。

此時此刻,大多數考生都認為火勢很快就會被熄滅,但他們錯估了貢院的特殊情況,也高估了考生以外的人手數量。

不過半個時辰左右,火勢已經蔓延了號舍這邊,號內考生驚慌失措的尖叫聲讓眼下得局面更加混亂上幾分,但即便事情緊迫到如此程度,禮部官員仍舊不肯下令打開號舍房門。

火災是意外情況,官員有的是理由可以脫罪,但私自給號舍開鎖,罪同舞弊,誰能擔得起這個責任?

許清元看著越來越近的火勢,心中煎熬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