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在聖旨宣讀完畢後, 貢士們依令歸座,不少人略略構思後便直接提筆開始寫, 許清元抱臂沉思, 遲遲沒有動筆。

如果這道題目是由黃老尚書和皇帝共同選定,那兩人想看到的答案應該是迥然不同的。黃尚書應該是想給女官制度松松土,能把這面墻推倒更是再好不過, 而皇帝自不用說,該制度是他選拔無背景人才的穩定來源,自然是力保到底。

出於己身利益考量, 她當然堅定擁護女子科舉及女官制度,可本次考生的答題方向將會出現驚人的重合, 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可以預想大概只會歸為兩類,而她不僅要承擔為女官制度發聲帶來的被閱卷考官嫌棄的可能, 還要跟眾多持相同觀點的女貢士競爭排名, 處境不可謂不艱難。

既然如此,如果想要與眾不同且蓋過考官的偏見, 文章必須出奇制勝。

在手快的貢士已經寫完五六百字的時候, 許清元終於提起了毛筆。

自先秦以來, 每個朝代的人才選拔制度都大不相同,而這些制度卻逐漸被淘汰,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先秦時期,各國諸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選賢任能便成為一個統治者極其重要的政治素養, 選士、養士制度應運而生,該制度下誕生了諸多謀士, 某些君子甚至曾號稱“食客三千人”。謀士之中不乏有驚才絕艷之輩, 他們也給社會帶來了大變革。

然而有了他們的存在, 使得奴隸制加速走向消亡,秦始皇建立封建帝國後,謀士制度雖然沒有完全消失,但實質上卻被更加適合當時情況的軍功爵制取代。

天下大定後,軍功爵制再難出頭。王朝幾經更叠,到了漢代,封建國家逐漸發展壯大,僅僅是貴族及其後代已經無法填補現有官職空缺,統治者對人才的需要誕生了科舉制度的前身——察舉制。該制度考察人才的德行、知識、法令、賢名,即“四科取士”,本身是個好制度,然而發展到後來,竟被各地世家大族、豪富權貴利用,弄虛作假,最後甚至演變到“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的諷刺場面。

而後來的統治者也從中發現弊端,才會以征辟制、任子制等作為補充,然而這些制度也無一不淪落為權貴的工具。

統治者與其他既得利益階級的矛盾顯現,最終催化出科舉制度的誕生,而這一制度也將延續至封建制度末期。科舉制之所以能存續這麽久,它的優越性自然是無可匹及的,但同時,以往的科舉制度也有著各種弊端,比如將女性群體排除在外、參與成本過高等。

雖然這些弊端並不能危及它的地位,但許清元就要往嚴重的方向去闡釋,而且要說的合情合理,令人心悅誠服。

察舉制為什麽會被淘汰?因為它沒有成功讓真正的平民階級進入官員隊伍,本質上國家權力依然被權貴階級壟斷,在沒有新鮮血液的注入之下,腐朽的制度和低下的官員素質,將王朝推向覆滅。

而將女性排除在外的科舉制度又何嘗不是如此?畸形社會分工極大地限制女性的權力,一方面讓統治者錯失許多女性中的優秀人才,另一方面也相當於禁止將近一半的人口從事生產工作,限制了國家的發展速度。

諸國競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落後的發展速度注定要成為別人砧板上的魚肉,因此開放女子科舉、允許女子為官於國有益、於民有益,乃是當今聖上千秋萬載的功績!

許清元從國家角度出發論述,她希望無論是皇帝還是黃老尚書都能明白她們的重要性,而不是視她們為權力爭奪的工具。而這樣一頂為國為民的帽子扣下來,即便考官存有偏見,也不敢多說什麽。

皇帝坐視著諸位貢士,眼神一一掃過其中幾人,心中也在掂量著哪些人適合什麽職位。

他第一個看向的人就是臨安郡主,對於自己唯一的親侄女,皇上的感情十分復雜,一方面這確實是自己為數不多的近親血緣,如果她如同清瓏一般,自己一定會對其萬般寵愛,順便還可以借她宣揚自己看重親情的一面,博取民心。可誰知道她竟這麽有主意,一步步從秀才考到貢士,與其父親的舊部一直保持著聯系。尤其最近,自己用起來時常感到頭疼、不順手,不久前,她竟然還提出了那樣的要求……

皇帝肅著臉將視線轉到另一個人身上,眼中含上些欣慰。好在還有這個許清元,不光是本次,放在以往任何一屆女考生中都是出類拔萃的存在,可堪大用。皇帝心中已經想到幾個好缺,只要她這次答得不出大錯,那等待她的將是一條通達的官途。

而男考生中,會試第二名江新知是黃老尚書的同鄉,來到京城後馬不停蹄地投奔他去,不是個可為自己任用的人才,他的官職自有人替他安排。皇帝想到這裏,微不可察地皺了下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