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2頁)

許清元皺眉問:“之前不是說跟你說過不要開太多分廠嗎?”

紡機改良,生產技術進步,但是上遊織布產業卻仍然落後,齊朝現在沒有大量紗線需求,市場十分有限。

“我……競爭對手那麽多,我想早點鋪開,先入為主。”她垂頭喪氣的,沒有了方才的自信。

“既然如此,那為何還要花這麽多錢買莊子置地。”許清元不解。

“父母說的也有道理,還是有地安穩,那邊萬一有什麽,我還有個後路。”

佟三娘的話正是這個時代大多數商人的真實心理:地主終歸才是最安穩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守著小本買賣,不敢冒風險,不敢求進,佟三娘能鋪排出這麽大的場面已是很難得、很不容易,可在受到打擊後,她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回歸小農經濟。

“紡業現在可以使挪的錢大概還有多少?”許清元忍不住問。

“有小幾千兩。”佟三娘拉著她求許清元指點迷津。

以佟三娘目前的紡線廠規模,這個資金已經十分危險。她的紡業中雇傭了大量的女性,如果一旦倒閉,這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敗北,對女性群體的影響也實在很大,因此許清元也有些躊躇。

經商的技巧許清元真的不懂太多,她現在唯一能想出來的辦法卻需要佟三娘背水一戰。

“這個方法,應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或許還會使得你之前的決策轉化為巨大的利益,但不一定會成功,或者說,不一定什麽時候能成功。”許清元面色嚴肅地說。

“大人說吧,現在是死馬當活馬醫,有法子總比等死來的好。”紡業是佟三娘的心血,如果可以挽救一把,她肯定不會放任它走向死亡的。

“投錢,雇人,研發新技術。”許清元盯著她的眼睛,“新的織布技術。”

當第一片樹葉落下的時候,秋天也就揭開了帷幕,熬過秋老虎,天氣逐漸冷下來。今年秋天的雨水似乎格外多,大家都在擔心會跟去年一般迎來難熬的冬天。

楊車夫仔細修繕了馬車頂,又用氈布等做了保暖處理,但許清元還是意外中招,不幸身染風寒。這次病情比以往都要嚴重,她在家裏靜躺幾天才見好轉,然而受到影響的顯然還不止她一個人。

有更好的保暖設施的皇宮和官員家中感染風寒者越來越多,民間更不容樂觀,皇帝下令組織醫者集中觀診救治,但流感來勢洶洶,藥物作用有限,恢復的情況跟各人的身體素質倒是關系頗大。

像是許清元她們這種年輕人每日吃藥的話康復的就比較快,而年紀越大的人就越容易感染,康復也非常緩慢。

宮中太多人受到波及被隔離開來,以防皇上等人生病,人手變得緊缺。但許清元偶爾還見到過王內官,他吹噓說自己一點事都沒有:“我們呀,是賤命,整天生起病來怎麽幹活呢。”

“王內官這話不對,誰不是娘生父母養的,生病是尋常事,您最近也要注意保養身體。”許清元關心道。

王內官“哎哎”地答應兩聲,又似想起什麽來,他悄悄對許清元傳信道:“前日黃老尚書進宮,路上我見他也咳嗽過兩聲,雖然看著身體好,可他畢竟年紀大了,看來也沒逃過這一遭。”

許清元摸著身上加厚的官服,笑了笑,兩人又轉口聊起別的話題。

剛懷孕沒多久的時候,公主的害喜、嗜睡反應非常嚴重,好在她的肚子開始顯懷後,不良反應逐漸消失,如今能吃能喝,面色紅潤,看起來非常健康。

許清元聽說,在養胎期間公主曾經多次派人去陵水庵為孩子祈福,在她見到公主的時候,忍不住問:“您有沒有想過孩子的……”

沒等她問完,清瓏公主便摸著肚子眼神溫柔地說:“希望是個小姑娘。本宮小時候,真的很想有個親姊妹,因此還把嘉雪認作長姐許久。以前未能成真的期待,看來還得本宮自己來完成。”

那就好。許清元微微放下心,萬一皇上唯一的女性繼承人想的還是生個男子,那就不是非常方便許清元支持她坐上那個位置了。

“對了,”許清元想起之前聊到半截的黃嘉雪的事,問,“黃大小姐現在還在尼姑庵嗎?聽說她才學極好,怎麽會被送去修行呢?”

聞言,公主面上露出些傷感:“當時是發生過一些事,但是本宮也是直到最近才明白其中原因。許大人坐下吧,本宮與你慢慢說。”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