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鴻臚寺的一位女官聽完幾人的問話, 有些煩躁地開口:“那我們難道就這麽坐以待斃嗎?”

“哎,也不能這麽說, 咱們是以逸待勞, 現在情況不明,貿貿然動作可能會適得其反。”吏部的於大人說道。

面對對方突然糾結起來的力量,許清元發現女官們根本就沒有應對的經驗, 或許從很久以前就是如此,她們大多數時候只能被動接受,勉強應對, 很難反擊。

許清元站起來,慢慢走到門口, 倚著門框低頭沉思。

丁銀之所以油水大,全部仰賴人口數量可觀而已, 其實對於底層百姓十分不公平。大地主階級田地數傾, 但丁差可能與沒有幾畝薄田的貧寒之家相差無幾,況且鄉紳還有各種免稅、免役政策, 認真說起來, 丁銀是在吸最底層人民的血。

當然, 丁銀的剝削也與地方官員橫征暴斂貪得無厭有著莫大的關系,如果將其權力收歸中央,把人頭稅往下壓一壓,國庫能充足不少,百姓也能輕松一些。黃老尚書能動到丁銀頭上, 必然有更大的補償方案安撫百官,這樣他們才會支持他的決策。

要說除開這一樣哪裏油水足, 自然也有好幾樣, 但都不是能輕易拿動的。再論其他, 除了能夠行使權力的官場,那商人就是數的著的富戶。尤其是施行《商法》之後的商界,冒出不止一兩家大型企業,他們的盈利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得到的。

比如京城中有一位工匠就發明了四輪自行車,還有農民出身的讀書人棄文從工,專心改良農耕工具,這些發明都深受百姓歡迎,產品銷往全國,甚至還有外族以珍稀之物交換。

這些掌握技術的人家,家中產業逐漸做大,短短一年多,已經是各自領域的龐然大物。這些人必然是有錢的,家產一個頂一萬個百姓也不誇張,與其從窮人身上壓榨那麽一兩分錢,不如讓富有的人從口袋裏掏錢,還得是心甘情願地掏錢。

黃尚書的算盤或許有可能打到商人的頭上,可是商人們一個賽一個的猴精,不比這些進士笨多少,要想糊弄他們,要麽是各自有利益所得,要麽是打信息差,不然就是眼界不同,黃老尚書瞄準的是更加長遠的利益。

難道要將法人的管理權一定程度下放到地方?許清元細細思索:確實,目前關於法人的管理僅僅局限於戶部法人司負責,最多再加上工部知產司輔助,其他部門休想分走一杯羹。在知產相關律令發布後,法人登記呈井噴狀態,法人司幾次調派增援人手,但是工作量還是處於十分飽和的狀態。

按理來說,其實許清元也明白從中央延展到地方從而對法人進行管轄好處多多,可她一直不敢提出來的原因就在於,古代的廉政監督實在薄弱,到了地方上,縣令要是搞出什麽地方保護、橫加剝削,真要想瞞下來還是很有可操作的余地,她實在不願看到發展勢頭正好的商業經濟被地域分割後慢慢侵蝕摧毀,所以一直未曾十分提出過此等說法。

“許大人想到什麽?”不知什麽時候,鄧如玉一個人走了過來,站在距她一步之遙的地方,端詳著她的神情開口詢問道。

“或許……”許清元微微側頭,猶豫不決地說,“黃老尚書可能要對法人動刀。”

鄧如玉的臉上露出一絲欣慰:“這麽多人,你是第一個猜到的。”

許清元擡眼看著她:“看來我不是第一個,您才是。”

面前人垂眸淺笑:“可是我只猜到了對方的意圖,卻不知該如何應對。”

“真的嗎?我怎麽覺得您已經想到了應對之法呢?”許清元見她不急不躁的態度,反問。

“你實在是聰明。”鄧如玉笑著擡起一只手,伸出手指,在空氣中緩緩滑下一豎:“可以‘到地方’,而不是‘在地方’。”

不錯,區域化管理也不一定要把部門放置於地方縣衙、府衙下面,直接從中央部司排下屬機構去地方工作,既可以方便處理當地法人的登記、變更,對其進行因地制宜地管理,又可以把權力牢牢掌握在垂直上級,也就是中央手中,一舉兩得。

“丁銀呢?”受限於古代背景之下,鄧如玉能這麽快想到解決方案,實在厲害,許清元很想知道她對其他事件的看法。

沒想到聽了她的問話後,鄧如玉卻有些無奈地說:“此法於國於民有利,如果輕易反對跟他們起沖突,會失了女官的民心,也會危及百姓的利益,我亦想不到有什麽好方法。許大人認為呢?”

許清元心中有個模模糊糊的影子,但不是十分肯定,她輕輕搖頭:“即便有法子,也很難。”

“如果不能一並駁倒,或許也符合他的最終預期。”鄧如玉神情沉肅,在沒有想到完全的對策之前,這件事終究是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