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2頁)

百姓們的喧嘩聲幾乎要將屋頂給掀翻,賴府尹驚堂木一拍,眾人皆驚,立刻閉口不敢言語。

賴府尹轉向管事們問:“人犯何辯?”

這幾家家中大人有的被收入監牢,有的尚未被查住,他們臨時被拉過來對簿公堂,仗著府中的官家身份,只管一問搖頭三不知或者拼命叫喊冤枉。

“此案幹系重大,需經查證後擇日再審。”賴府尹使了一招拖字訣,打算回去跟門客們商討下對策。

沒想到外面圍觀的百姓之中,不知道是誰高聲喊道:“欠債還錢,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百姓們左看右看,紛紛膽大起來。

“是啊,為什麽要擇日,今天天還早著呢!”

“這些狗官,官官相護,找什麽借口,就是不敢判有罪!”

身處於龐大的集體之中,感受到自己階級的利益將要被侵犯之時,即便是布衣平民,也敢聲討不平。

賴府尹臉上一陣陣發白,最後化成怒容,他心中怒斥這幫狗屁不懂的刁民,不過到底害怕場面失控引火上身,只能灰溜溜遁走。

衙門外的百姓們仍舊不肯離去,並自發組織起聲勢浩大的遊行,請求官府懲治兇犯,護佑百姓。

江氏……如今應當稱其為喬香梨,她帶著孩子們,被曲介和葛高池掩護著前往郡主的聆風別院暫住避人耳目。

一直等到百姓們散去後,方歌等人才敢回到報亭,留守賣報的壯漢已經被找上門的“仇家”打的鼻青臉腫,方歌給他擦了藥膏,連連道謝。

此時的許清元仍留在宮中,她被留了午膳,食不知味地跟皇帝吃完,緊接著上午的進度繼續稟報案件情況。

不出她所預料,皇帝對於她最終交出的承辦結果極度滿意,稱贊她秉公執法、公正嚴明,為百官之表率。

許清元被留膳宮中的消息不脛而走,百官對她受皇上看重的認識程度又提高了一層。再觀黃丞相未能將自己的親生骨肉從牢獄中救出,黃嘉年案件似乎已成定局,皇帝要懲辦黃家的心又是昭然若揭,黃家這棵大樹,很可能快要靠不住了。

在這個世界上,弱者總是要依附於強者謀求生存。在官場這一點尤為明顯,清正廉潔的官員往往也是最有資本硬氣的人,而其他大多數小官,必須要尋求勢力的庇護以求安穩,其中利益的輸送交換不可避免。

不少人已經心思活動,想要轉去燒燒許清元這家的高香,而一旦黃嘉年被定罪,他們的想法很快便會付諸行動。

辦了這樣一件讓人心力交瘁的大事,時隔多日再次回到家中,許清元明顯感覺到不管是親人還是仆役,見她都像是老鼠見了貓,生怕出一丁點兒錯誤。

對著鏡子摸了摸自己的臉,許清元這才發現她自以為端的是溫和平靜的表情,實際上卻是星目含威,壓迫感十足。

許清元苦笑一聲,原來她早已在不知不覺中被環境影響改變。不過這也沒什麽不好的,人是適應性最強的動物,改變,也是一種趨利避害。

制使的腰牌一直沒有被皇帝收回去,許清元還有一點結案的材料性工作要收尾,好在難關已過,她這幾天每日都睡到日上三竿才去衙門整理案卷,下午日影剛剛西斜便收拾東西回家去休息。

現在黃嘉年的所涉案件都不屬於八議之列,刑部準備接手負責審理。許清元分析認為以黃丞相的個性必定會有後招等著她們,幾日後黃丞相親自登門拜訪許清元,家中諸人如臨大敵,許長海頂在前面不讓她出來會客,不過許清元已經做好了準備,她沒有逃避,徑直去會見這位曾經如日中天的丞相大人,不過如今他又多了一層身份——一位即將失去孩子的七旬父親。

兩人見面倒是沒有劍拔弩張,許清元先把父親支走,又讓下人給黃丞相上了一杯好茶。

“丞相大人大駕光臨,不知有何要事吩咐?”

黃丞相以袖遮口咳嗽了幾下,然後站起身,朝許清元行了一個大禮。

許清元連忙起身閃避,她端詳著對方的表情,道:“丞相何故對下官行禮,下官萬萬不敢受此大禮。”

“許大人就當今天老夫只是一個憂慮兒子安危的普通父親罷。”黃丞相蒼老的臉上流露出一絲苦澀,“請你容情,讓老夫見兒子一面。”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