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只能動手(第2/3頁)

兩府還沒有發話,崔蕭兩派,已經在朝堂之上吵得沸反盈天,要不是夏誡早有準備,蕭禹已經數次卷起袖子準備動手了。

當然,崔昂也在防著這一招,以蕭禹現在的底氣,他真要揍了崔昂,皇帝只怕也不會把他怎麽樣,誰讓他有一個好兒子呢!

在兩派的爭吵之中,西府之長陳規提出了一個折衷的方案,以唐王趙正為館伴使,再選一德高望重之老臣為輔佐,比方說東府參知政事羅頌。

唐王趙正,現在不過八歲。

看起來,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方案。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首輔也好,官家也好,會選擇樞密使陳規的這一方案的時候,石破天驚的一幕出現了。

首輔夏誡支持崔昂的提議,以楚王趙敬為館伴使。

這對於以蕭禹為首的荊王支持派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當夏誡表明了態度之後,原本支持蕭禹的羅頌沉默了,陳規沉默了,而另一位知樞密院事李光,卻也表太支持了夏誡。

朝堂風向,瞬間被扭轉。

官家下了聖旨,以楚王趙敬為館伴使,同時亦任命楚王趙敬擔任明年正大大祭的籌備大使。

這幾乎就是在宣布楚王趙敬便是東宮太子了。

屋子裏沒有生火,每個人呼吸之間,顯而易見的一團團白霧在口鼻之間閃現。

身體很冷,但每個人的心裏,卻有一團火在熊熊燃燒。

因為一直猶豫不絕,沒有下定最後決心的荊王趙哲,終於有了最後的決定。

而這,正是他們今天聚集在這裏的原因。

不動手,就沒有機會了。

夏誡在決定支持楚王趙敬任館伴使的同時,又建議皇帝召回了河北路上的行軍大總管張超,由張超回京重新擔任上四軍都指揮使,防得是誰不言而喻。

一旦張超回京,那荊王趙哲將一點兒的機會也沒有了。

上四軍的確不是邊軍的對手,但不管怎麽說,上四軍在汴梁以及汴梁周邊有超過二十萬禁軍,張超一回京,這些人便是一盤散沙,便是樞院密陳規也不可能將他們聚攏在一起,但張超一旦回來,此人的軍中的威望,便足以讓這盤散沙被捏合在一起。

蟻多咬死象。

邊軍再厲害,也只有五千余人,就算渾身是鐵,又能打幾顆釘呢?

“奸臣當道,國將不國!”荊王趙哲的眼神在眾人的臉上一一掃過,“如果任由他們這樣折騰下去,我大宋亡國無日。我意已決,發動兵諫,以正國是,挽狂瀾於既倒,救國運於旦夕!諸君當明白,你們想要追隨於我,可是做好了身死族滅、身敗名裂的準備?現在誰有了悔意,便請走出這間屋去,就此遠離汴梁,我趙哲決不怪責你半分。”

嘩拉一聲,屋子裏所有人都單膝跪了下來,大聲道:“我等願意追隨荊王殿下,挽狂瀾於既倒,求國運於旦夕,雖萬死而無悔。”

“好!”趙哲哧拉一聲撕下了身上的外袍,眾人這才發現,趙哲的外袍底下,竟然穿著一身甲胄。

陶大勇、林敏等人頓時熱淚盈眶起來。

當初趙哲任河北路安撫使的時候,第一次召見他們這些邊軍將領的時候,便是眼前這身打扮。而這間屋子裏,幾乎都是當年他在河北的舊部。

“諸君,當年我們在河北的時候,情形何等險惡,但我們扛了過來,並且打造了一條鐵一般的防線,現在,又到了我們逆流而上的時候了,這一次,我們要為大宋打造一條鐵一般的防線。”

“請殿下下令!”眾人沉聲道。

趙哲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道:“張超一行等已經到了京畿路了,他還要在哪裏呆上幾天,馬興把滑州知州鄭雄給調去了河北路,張超還在在哪裏與鄭雄桓幾天,與鄭雄作一些軍事之上的交待,一旦完結,十天之內,便能趕回汴梁,他一回來,我們就再無機會了。所以,我們必須馬上便要動手。”

眾人都是默默點頭,必須要在張超回來之前解決問題。

兵諫,這在大宋立國以來,還從來沒有發生過。

陳橋兵變上位的太祖,對於這樣的事情,可是防範得緊得很,以文禦武,文貴武賤,就在那個時候埋下了種子,這麽多年來,沒有那個武將還能有這個本事在汴梁做出這樣的事情。

但只怕太祖也不會想到,今天想要做這樣事情的,卻是他自己的子孫。

開弓沒有回頭箭!

趙哲自己也明白,他現在能依靠的,便只有眼前這些人。在汴梁,即便是再喜歡他,支持他,希望他上位的那些文官,包括蕭禹在內,都不可能支持他以武力來發動兵變。

只有,只有這些邊軍,才會一直支持他。

“陶大勇,秦敏,軍隊,準備得怎麽樣?”趙哲厲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