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蕭禹之死

老大蕭定能做到現在這個成績,是蕭禹怎麽也沒有想到的。

便是在夢裏也不曾。

蕭定如今也不過二十五歲罷了,就已經是一路行軍總管,放眼大宋立國以來,就從來沒有這麽年輕的行軍總管。

即便是以軍功起家的蕭家老太爺,在這個年紀之上,也不過是一區區的正將呢!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呀!

好長一段時間,蕭禹的耳邊,聽到的都是贊譽之詞,他自己也深以為傲。

但漸漸的,這種贊譽便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同僚們有些古怪的眼光,甚至是官家那充滿戒備的神色。

這,當然來自於蕭定的變化。

西軍還真沒有拿朝廷多少錢。到現在為止,西軍的正式編制,仍然只有三個軍。廣銳軍,定邊軍以及鎮戎軍,滿打滿算,也不到一萬人。

但蕭定縱橫西北,麾下能夠指揮動用的兵馬,超過了十萬人。

朝廷只給了蕭定三個軍的軍餉,剩下的,都由蕭定自籌。

控制軍餉糧草,本來是朝廷控制下面軍隊的一個極有用的法寶,但到了西軍這裏,失效了。

因為朝廷對西北,特別是對橫山以北的地區,從來沒有拿到過真正的控制權。

李續時代是這樣,到了蕭定時代,仍然是這樣。

但這些地方的百姓是,照樣也是要交稅的。

稅去了哪裏?

當然是被拿來養兵了。

蕭定控制下的軍隊,比李續更多,實力也比李續更強,因為相比起李續來,蕭定對於地方上的經營,也更加的有序。

更重要的是,蕭定擊敗了青塘地區的土蕃部族,完全控制了青塘,又不停地向著西域等地發起攻擊,一個又一個的西域城池歸服於蕭定的旗下,青塘商路,西域商路,如今全都控制在蕭定的手中。

蕭定修路建渠,鼓勵農桑,橫山之中大量的黨項人被動員下山,定居於土地肥沃的興靈平原,無數的土蕃遊牧部族被鼓動放棄了以往流動的放牧生活,也拿起了鋤頭開墾起了田地。

用蕭定的話來說,就是要建設一個塞外江南。

無數的工坊立了起來,無數的商人蜂湧而去,鹽州所產的食鹽,已經將陜西路上的官辦食鹽打得潰不成軍,而且這些西北鹽商,現在正在向河東路、秦鳳路等地擴展。

沒有人敢拿他們怎麽樣,因為誰都知道,他們的背後,站著的是蕭定這個龐然大物。

蘭四新在陜西路與蕭定的較量全都以慘敗而告終,這使得這位安撫使在陜西路顏面盡失,說話基本上沒人聽。堂堂安撫使還沒有延安知府程德潛的話有用。因為程圭程德潛是馬興的舊人,在蕭定的面前說得上話。

蕭定的跋扈之名傳揚天下。

朝廷對之無可奈何。

不像李續反意昭昭,總體上來說,蕭定對朝廷還是表現出了忠心的。至少,蕭定對遼人的惡意滿滿,就讓朝廷對其能更加容忍幾分。

一直以來,蕭定就沒有放棄對遼人的進攻,遼人西京道的耶律環苦蕭定久矣。而且在河北路大敗的時候,也正是蕭定大舉向西京道的進攻,也有效地牽制了遼人更大規模地向河北路投入兵力,這才讓宋國有了喘息一口氣,從河東等地調集更多部隊進入河北的機會。

看起來蕭定是忠心的,但他的跋扈也是朝廷不可能長久容忍的。

把他收回來,高官厚祿養起來,同時派遣一個能受朝廷控制擺布的將領過去統領西軍,便成了朝廷一力想要完成的事情。

荊王謀逆,蕭禹牽涉其中,便成了朝廷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名正則言順,以這個借口招蕭定回來,讓朝廷站在了道德、大義的上風口。

蕭定不回,不忠不孝的名頭,便可以套到他的頭上,這時節,名聲還是很有用的。

蕭定回來了,朝廷當然是得其所哉。

高官厚祿,虛頭爵位,可以不要錢的往蕭定身上堆,以體現朝廷對蕭定的看重以及無以倫比的獎賞。

當然,前提是蕭定再也不可能回到西軍當中去。

不管是官家趙瑣,還是首輔夏誡、樞密陳規,都認為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蕭禹並不知道大兒子會不會回來。

做到了蕭定這個程度,他其實已經不是一個人的問題了,他代表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蕭定在乎他這個老子,但這個利益集團在乎他這個老子嗎?

現在事實上的西軍集團的二把手,那個過去的教書先生張元;

曾經的橫山黨項領頭人拓拔揚威、南仁忠;

在京城被排擠、陷害到幾乎活不下去的如今已經成為西軍舉足輕重的大將的辛漸;

還有吐蕃貴族禹藏花麻;

還有那些蕭禹根本就不知道名字的大大小小的跟著蕭定一起走到現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