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民生(第2/3頁)

與其它很多行業一樣,有著自家獨到技術的大夫,其實還是相當的敝帚自珍的,傳子不傳女,傳媳不傳女的傳統大量存在。

醫生本身就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

而且在貴州路,有個一技之長的人,收入更是比普通人高出不知多少。

不知多少想學門手藝而沒有門路拜師的,眼下孫靖大開方便之門,自然便引起了哄動。

蕭誠先去看了孫靖的醫學館。

條件還是很簡陋。

醫學館位於城西一大塊荒地之上,兩排土坯房蓋著茅草,一間充作授課的地方,另一間則似乎是夥房,還用幾間,則是大家休息的所在。

“因為沒有預算,所以現在還是下官自己拿錢,另外一些本地商紳們出了一些錢,下官來講官是不用錢的,但聘請的講課的其他醫師,還是要給報酬的。”孫靖有些赫然,不好意思地道:“招的都是些十幾歲的娃娃,半大小子,吃窮老子,每月的花銷,還真是不少。”

“的確是簡陋了一些!”蕭誠道:“現在主要講些什麽呢?還是培養的全科嗎?”

“基本上什麽都教!”孫靖道:“其實咱貴州路上,醫師太少了,什麽都會一點兒,然後再在以後的行醫過程之中,慢慢地就會形成自己的強項,這也是應對我們當前形式最有效的方法了。也不要求他們學得多精深,準備學個兩三年,就放出去。”

蕭誠默默點頭,眼下有大夫比什麽都重要。那怕這個大夫只是一個三腳貓。

不過蕭誠當然不會滿足於眼下這種狀況。

“擴大規模吧,所需資金,列一個清單給田易,讓他給你!”蕭誠道:“至少要擴大個兩到三倍,招收更多的學生。”

“只要有錢,那當然好辦!”孫靖笑逐顏開。

說起來現在雖然不算窮,但每一文錢,都有一文錢的用處,像這樣額外的開辦學校,還真是擠不出來更多的錢,畢竟,這不是當務之急。

“除了你剛剛所說的什麽都要學之外,還要開設一些專科。”蕭誠道。“比方說專擅外傷的,比方說專精接生、婦科的。每年因為生孩子死得婦人,還有一些娃娃,數量可真是有些驚人。”

“撫台是要為軍中培養大夫嗎?”

蕭誠點了點頭:“軍中需要大量的大夫。你這裏開了一個好頭,把這件事情做好,回頭便能引起各地仿效,到時候我們可用的人,就多了。”

“下官明白了。”

醫師,不僅是在貴州路,便是在全天下,也是一個人才稀缺的行業,而普通老百姓們,基本上都是小病靠熬,大病看命,因為一個小病而死人的情況簡直不要太多。現在貴州路上,百姓的日子是一日好過一日,但看病,可不僅僅是有錢就行的,沒有人,還是白搭,別說是小鄉村了,便是縣上,又能有幾個醫師呢?

“聘請來的那些醫師,願意傾囊相授嗎?”

“現在當然還不行。”孫靖笑道:“都擔心教會學生,餓死師傅呢!現在肯來,也是因為懼怕官府,留兩手是很正常的,慢慢來吧!”

大宋朝廷其實還是相當重視醫學的,不僅有專門的醫官制度,也有專門的醫學教育,太醫官三舍法,采用分級,分科,分齋教育,可以說,這個時候的醫官制度,已經開始向著專業化,制度化方向發展了,醫官的教育,提拔,授官都有著嚴格的規章制度,也對醫官有著嚴厲的考核制度。

但人數,實在太少,而且這些得以授官的醫生們,又有幾個願意到田間舍頭為普通百姓看病呢?

經濟發達的地方都是如此,更別說此前被宋人視為蠻夷之地的貴州路了。

要知道現在即便是蕭誠已經當了貴州路安撫使三年了,貴州路上仍然有大量的巫醫存在。

不能說這些巫醫一點常識也沒有,但那種以一些古老的傳承外加跳大神般的治療方法,蕭誠委實不感冒。

但在沒有大量的醫生填充進去的時候,這些跳大神的家夥,便仍然有大量的市場。

這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改變的。

現在孫靖願意開辦學校來解決這個問題,自然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必須要大力的支持。

醫官制度,醫藥制度這些,大宋都是現成的,拿來就可以用,但要想在貴州路上完全推廣開來,還需要時間,真正想要達到蕭誠夢想中的模樣,那就更不知何時才能完成了。

所有的一切,最後終究還是要交給時間來解決。

到了午飯時分,便服的兩人隨意地在街上找了一家路邊攤,蕭誠的護衛們無聲無息的占據了周邊的一些要害之地,衛護著兩人的安全。

“老板,來兩份黃粑,兩份角角魚!”孫靖揚聲喊道。

路邊攤沒有桌子,大家都是買了東西,一些人站在原地吃完了才走,另一些人卻是邊吃邊走,一個個顯得忙忙碌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