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五毒酥餅(第3/4頁)

而李媽媽住在巷子東頭,中間隔了六七戶,並沒有什麽往來。直到後面有一回江茴去那邊十字路口的水井打水,這才認識了。

李媽媽五十來歲年紀,男人去歲沒了,如今跟著長子一家過活,性格爽朗大方,又愛包攬事務,附近幾條街就沒她不認識的。

因初來乍到,江茴需要盡快熟悉周圍環境,且兩人俱都喪夫,多少有點共同語言,故而江茴最初對她頗有好感。

可熟絡之後就發現,李媽媽為人未免忒爽朗了些,經常說話沒個把門的,江茴有點受不住,去打水時就故意與她錯開時間。

粗粗一算,兩人差不多六七天沒見過了,這冷不丁登門,又會是什麽事兒?

正想著,突然有人敲門。

“師家的,你回來了麽?”

正是李媽媽。

師家的……

再次聽到這個稱呼,江茴下意識皺眉,心裏疙疙瘩瘩的。

其實以前在郭張村時,大家也都這麽喊她,後來生了孩子,就變成“颯颯娘”。

之前不覺得有什麽,可也不知怎的,如今她對這個稱呼忽然反感起來。

“來了!”

江茴過去開門。

門才開了條縫,李媽媽一條腿就邁了進來,擡手塞過來一個熱乎乎的盤。

“過節了,我們也蒸了粽子,可想著你們家不缺這些,就拿了點艾子糕來,吃了清熱解暑的。”

綠褐色的糯米糕,挨挨擠擠堆了一盤子,醜巴巴的,安靜泛著艾草特有的淡淡苦澀。

要不是江茴趕緊退一步,這盤糕幾乎就要塞到她懷裏了。

江茴其實是個外熱內冷的人,用師雁行的話說就是“需要距離感”,而李媽媽這種橫沖直撞的熱情最令人頭疼。

可人家也是一番好意,大過節的,倒不好推辭。

江茴接了,“多謝您記掛著,家裏還有幾個粽子,若您不嫌棄,也嘗嘗我們包的。”

李媽媽跟著她往裏走,聞言笑道:“哪兒的話,你們家的東西多稀罕,我們都不舍得買呢!”

兩人一路穿過院子,江茴見她竟還要跟著自己進廚房,就有點繃不住了。

“李媽媽,裏頭亂,您在正屋稍坐,略吃杯茶。”

李媽媽才要說話,外頭三妹就拐了進來,熱情地拉著她往外走。

“媽媽,您坐。”

又揚聲喊人,“妞妞,泡茶!”

一個女孩子應了聲,麻溜兒去燒火煮茶。

江茴松了口氣,對三妹越加贊賞,這才將李媽媽帶來的艾子糕裝到自家餐具內,又去取了幾個五彩粽子填滿,這才去正房。

三妹曉得幾位東家都是不喜與人過分親近的,故而拉了李媽媽來之後,仍舊杵在她跟前,攔著她不許往兩側書房內鉆。

江茴進來後,見李媽媽規規矩矩坐在那裏吃茶,遞了個贊許的眼神給三妹。

三妹抿嘴兒羞澀一笑,安安靜靜退了出去,在門廊下等著伺候。

兩人你來我往講了一番廢話,李媽媽突然話鋒一轉,“你也守了這幾年,就沒想過再找?”

找?

找什麽?

江茴愣了下才回過味兒來,粉頰瞬間燒得通紅。

找男人!

她不大習慣同外人講這樣私密的話,忙摸著熱辣辣的臉含糊道:“孩子還小……時候也不早了,不耽擱您用飯……”

這就是端茶送客的意思。

然而李媽媽不知是沒聽出來還是怎的,一拍大腿道:“不小啦!颯颯十三了,過兩年也該外嫁,老二也懂事了,照看起來並不費事……”

江茴皺眉,微微提高了聲音,“多謝您美意,我如今早沒了那個意思!”

李媽媽卻一副我懂的表情,努力湊近了身子說:

“我也是守過來的人,哪兒有什麽不明白的,你這樣的模樣,又這樣年輕,難不成還守一輩子?

家裏沒個男人是不成的,趁著還年輕,再找一個,鼓鼓勁兒生個大胖小子,那才是終生有靠,你們娘兒們幾個也就不用整日這麽忙活了。”

且不說江茴聽了如何,就是外頭三妹聽了頓時魂飛魄散。

這,這都說的什麽混賬話!

見魚陣正往這邊來,三妹顧不得許多,忙跑過去捂住她的耳朵,拼命使眼色讓小姐妹們帶著往遠處走。

那些話可不是小孩子聽的!

“姑娘,太太同人說正事呢,咱們先在外頭玩好不好?”

她們對師雁行的敬畏更甚江茴,用的是外頭上下級的稱呼,但對江茴和魚陣卻還是正常的“太太“姑娘”。”

魚陣今天玩瘋了,也不想乖乖進去,聞言點頭說好。

妞妞等人雖不知道裏頭發生了什麽事,可見三妹都有點慌了,也不敢細問,都圍著魚陣玩起來。

才踢了一會兒毽子,就聽大門吱呀一聲響,是師雁行帶著胡三娘子和郭苗回來了。

三妹一看,頓覺見了救星,撒丫子跑過去,“掌櫃的,您可回來了!李媽媽昏了頭,正在裏面攛掇著太太再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