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皇帝的行動(中)(第3/4頁)

傅希言嘆息,樂安伯府也真是多災多難,怪不得給兒子取名叫無災。

馬車行至永豐伯府門口,傅輔一只腳已經邁下車,回頭見傅希言還端坐在馬車上,立刻轉回來:“你怎麽還不下車?”

“我要去普救病坊。”

傅輔急了:“不是讓你不要去嗎?”

傅希言懇切地說:“樓無災是我的朋友,如今他生死未蔔,我不能對他的托付視而不見。說不定,這是找出兇手的關鍵。”

“你!”傅輔想罵逆子,可是看他坐在轎子裏,穩如泰山的模樣,隱約生出“我家兒子長大了”的驕傲感,阻止的話便有些說不出口。“你給我等著。”

傅希言看傅輔氣勢洶洶地下馬車,以為他去找棍子抽他,連忙催促車夫趕緊走。

但車夫得了傅輔的命令,不敢擅動。

傅希言急了,幹脆從馬車上跳下來,用兩條腿跑。

傅輔好不容易貼上老臉,請壽南山出來保駕護航,正主兒卻不見了,頓時大怒,瞪著車夫:“不是讓你看好他嗎?”

車夫很冤枉:“四公子跑得太快,小人追不上啊!”

壽南山問:“他去哪裏了?”

傅輔忙不叠地回答:“普救病坊。”

*

明濟寺原本是京都一帶香火最旺的佛寺之一,但經過“知機和尚案”後,元氣大傷,不但女眷們怕被懷疑與和尚苟且,不敢再來,連男香客也怕被人誤會“臭味相投”,而改去別的寺廟。

因此守門小和尚見傅希言的到來,立馬奉上熱烈歡迎:“施主是進香還是還願?”

“我來找人。”

小和尚心裏咯噔了一下,當初陳文駒也是來“找人”。他年紀小,心事藏不住,面露緊張:“不知施主找什麽人?”

傅希言抽了張銀票給他:“幫我添些香油。我想去普救病坊。”

小和尚微微松了口氣,收起銀票道:“施主隨我來。”

普救病坊就坐落在明濟寺西邊的一處排屋裏。

剛走近,就聽到屋裏傳來連綿不斷的咳嗽聲。一個漢子蹲在門口洗衣服,傅希言看了他一眼,對小和尚說:“我之前有位朋友來過這裏,我想……”

“施主稍等。”小和尚匆匆丟下一句,頭也不回地跑了。

傅希言自己只好朝洗衣服的漢子走去。

漢子警惕地擡起頭:“你是……”

傅希言道:“我有位朋友說他前兩天來普救病坊問了點事,幫了大忙,讓我過來謝謝,不知道是哪一位?”

漢子臉上明顯有些警惕,低下頭,狠狠地搓揉著衣服:“不知道你說的什麽朋友。”

“是個青年,很好看……又高又瘦。”傅希言形容了下,“一身貴氣。”

漢子也不擡頭,只是說:“沒見過,不知道。”

傅希言看向屋裏:“那我問問別人?”

漢子聞言,一下子站起來,有意無意地攔著他的去路:“屋裏都是生病的老人,連自己是誰都記不得,更不要說你的朋友了。”

兩人正說著話,小和尚帶住持過來了。

住持道了聲佛號。

不等他詢問,傅希言已經亮明身份:“都察院辦案。”

被“知機和尚案”折騰不輕的明濟寺住持當即十分配合,連帶著漢子也老實起來,道:“那日的確有個好看的年輕男人問過我話,不過他給了我錢,叫我不要與別人說。”

住持道:“這位是都察院的大人,不是別人。”

傅希言:“……”早這麽說,我就輕省了嘛。

他問:“那青年問了你什麽?”

漢子說:“問我家是不是在杏塢村,是不是因為地震逃出來的。”

傅希言覺得“杏塢村”“地震”這些詞匯有些耳熟,正思索,就聽他接下去道:“我說是的,他又問我認不認識張大山。”

張大山!

傅希言精神一振。是了,洛陽當鋪掌櫃說過,張大山就是杏塢村地震後逃難出來的!

“那你怎麽說?”

漢子說:“我和他同村,當然認識。然後那人又問我張大山的事,大事小事都要說。張大山這人不合群,不和村裏人往來,和兄弟關系也不好。當初分家,村長收了他兄弟的好處,分給他瘦田,他就跑去村長家鬧了很久,鬧得村長沒辦法,給他補了錢。但他家裏還是窮,湊不齊聘禮,一直沒成親……”

他零零碎碎地說了一些,聽得傅希言都有些犯困了,才話鋒一轉,對住持道:“老人家都好幾天沒有吃藥了,不知住持何時去采買?”

傅希言哈欠一頓,住持幹笑道:“明日就去。”

漢子沉著臉不說話。

傅希言“識相”地掏出一張銀票給他,漢子這才展顏道:“謝謝大人。那張大山別的沒什麽,就是家裏住過一對神仙似的男女。張大山叫男的莫先生,女的叫容姑娘。容姑娘腳受了傷,兩人住了一段時間,養好傷才走。他們走了以後,張大山就有錢了,養了豬,養了牛,唉,可惜好景不長,地震來了,他家直接被山土埋了,要不是那天他跟媒人去隔壁村提親,肯定也在裏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