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南虞的反擊(中)(第3/4頁)

傅家與塗牧本無交集,之前塗牧派人問案,還招惹了傅希言一番,轉頭就被傅希言上了參本,兩人算是結下了梁子。故而塗牧下獄,對他們而言,只好不壞,傅輔傅軒兩人略提了一下,便放諸腦後。

*

大年初二,出嫁女回門。

話說傅夫人與傅輔的婚事,當年還有一段波折。傅夫人娘家姓程,也是赫赫有名的簪纓世族。傅夫人雖然不是嫡出,但程家就這麽一個女兒,她一出生便肩負著家族聯姻的重任。

那時候,雲中王與隴南王一文一武,風頭正盛。程家與容家一樣,也看好文采斐然的雲中王,想將傅夫人許給雲中王作側妃。

誰料一向端莊穩重的傅夫人抵死不從,直接寫信給雲中王說自己心有所屬,請他成全,鬧得程家臉面無光。程家家主為人極好面子,這一鬧,不但程家與雲中王的聯姻不了了之,連帶著兩家的關系也漸行漸遠。

當然,從後事看,傅夫人的“不識時務”及時阻止了程家介入奪嫡站錯隊,可算大功一件,不過當時程家家主不能未蔔先知,一怒之下將她嫁去了聲名狼藉的永豐伯府。

傅夫人這次竟沒有反對,不顧冷嘲熱諷,就這麽安安分分地上了花轎。

很久很久之後,人們開始稱贊起她慧眼如炬,有先見之明,可她心裏清楚,自己哪有什麽政治智慧,不過是看多了當姨娘的苦,想搏個當家主母罷了。

無論如何,建宏帝上位後,百廢待興。傅輔看準時機,主動上門求和,後怕的程家也順水推舟,與他們恢復往來。

但老牌世家的偏見猶在,每次傅家上門,程家態度都十分冷淡,直到傅禮安、傅冬溫中舉,確認永豐伯府開始走讀書人的道路,這關系才算真正破冰。也因此,發表過“祈求親朋多奮進,擺好姿勢求躺贏”鹹魚格言的傅希言,可算是程家最不受歡迎的客人之一了。

傅希言也不愛去程家討嫌。

此時,他正絞盡腦汁地向傅夫人請假:“這個……大過年的,何必給舅舅們添堵?萬一他們又問我‘墨悲絲染,詩贊羔羊’的下一句是什麽,我還是答不出來,那他們該有多傷心?”

傅夫人油鹽不進,笑道:“你既然知道他要問這一句,何不把下一句背了?”

傅希言說:“只背一句,怕是不夠用吧?”

傅夫人道:“夠了。當初他只問了這一句,如今你回答這一句,也算是聽進去了教誨。你畢竟是外甥,又不是兒子,他也不能太計較。”

自從傅輔上任兵部侍郎,傅家前景看漲,傅夫人腰板就直了許多,提到娘家也不像以前那麽謹慎小心了。

傅希言看她心意已決,只能就範。

傅夫人又道:“你若是怕自己去不自在,不如帶上裴少主。”

傅希言茫然:“帶他做什麽?”

傅夫人說:“日後都是親戚,總要認識的。”

……

老爹這麽快就說了?

傅希言有些不自然地笑了笑:“他未必會去。”

“你去問問。”傅夫人十分積極。她對江湖不太了解,不過一個闖了京都城門也能安然無恙的門派少主,絕對是值得結交的對象,想來她娘家不會傻乎乎地看不清這點。

永豐伯府的日漸興盛,激活了傅夫人搞事業的熱情,準備將手頭的人脈資源好好梳理一番,結成一張守望相助的關系網。

傅希言想著裴元瑾肯定不會同意,兩人沒名沒分的,跟著去算啥,但傅夫人既然開口了,他還是跑來問了一句,誰知裴元瑾當即就放下手裏的書,準備更衣出發。

傅希言瞪大眼睛:“你答應了?”

裴元瑾道:“畢竟是長者。”

傅希言怕他不了解情況,解釋道:“她是回娘家,她的娘家。”

裴元瑾看了他一眼:“我不傻。”

不傻你能答應?傅希言嘴上沒說,臉上已經把話擺得明明白白。

虞素環瞥了眼依舊維持高冷人設的裴元瑾,解釋道:“以後都是一家人,若現在推三阻四,以後不好相處。”

傅希言說:“裴少主不像是會介意這些事的人。”

“說的也是。所以,”虞素環促狹地望著他,“是什麽改變了他呢?”

……

“我去外面等,你快點。”

傅希言尷尬地撓著臉出門,虞素環也跟著出來:“少主已經在鎬京逗留了很長時間,不知少夫人什麽時候跟我們回儲仙宮看看?”

傅希言支支吾吾地說:“我衙門裏脫不開身。”

虞素環笑笑,也不逼迫。水滴石穿靠的是細水長流,豈可一蹴而就:“我去準備年禮,你先等著吧。”

她走得風風火火,留下傅希言一人在原地忐忑不安。

過年穿的不都是新衣服,為什麽還要換一身?

他還要換多久?

要不幹脆換到晚上,不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