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絕地之逃亡(中)(第3/4頁)

“我們去城門看看。”

正要分開行動,來皇宮請罪的城門衛將軍帶著劉光城的遺體和親衛到了。

城門衛將軍一見禁衛統領漆黑如鍋底的臉色,心中就咯噔一聲,暗道:莫非是陛下出了什麽事情?可戰場在城門外,禁軍統領人在城中,如何能這麽快得到消息?

他不敢遲疑,慌忙下馬車,正要跪地請罪,人已經被統領單手捏起:“可曾見過陛下?”

城門衛將軍抱著他的手說:“剛剛還見過,陛下,陛下失蹤了!”

*

城門外的大戰剛剛結束,城門衛和神武前軍正在打掃戰場。

禁軍統領騎著馬,前面馱著城門衛將軍,風馳電掣地沖過來,帶起的黃沙又迷了好幾個人的眼睛。城門衛將軍正咳嗽不止,已經被禁軍統領拎下來了。

禁軍統領姓祝,名守信。出身低階軍官家庭,因為習武天賦出眾,升遷挺快,當初與先帝、攝政王、靈教關系都不錯,算是中立。攝政王倒台後,他就收起左右逢源的心思,投效了小皇帝,這才能當上禁軍統領。

他很清楚,小皇帝一旦出事,自己別說官運到頭,只怕生命也要走到終點。相形之下,背靠靈教的小金子和魏老的處境要好上不少。

此時真正和祝守信同一立場的,只有平時怎麽看都不順眼的副統領阿冬。這個名字是紀念他是冬天回到的人間。那年冬天格外寒冷,他在野外沒有找到食物,跑去農戶家裏偷東西被抓到,才知道自己是人不是獸。

不過此時的阿冬被他留在皇宮了。

皇帝失蹤,禁軍總要有人出來負責頂缸。正好阿冬不善言辭,語言這等促進人類交流的工具在他這裏是完全行不通的,正適合出來裝傻拖延時間。

城門衛將軍見他臉色不好,飛快地講述了一遍自己看到的神武前軍攻擊皇帝一行的經過。

祝守信想到皇帝就在自己手下的眼皮子底下被人帶走,就氣不打一處來:“混賬!我不在陛下身邊,難道你一點都沒有起疑嗎?”

說真的,完全沒有。

誰都知道禁軍兩位統領都是半路投靠,並非陛下親信,像微服私訪這麽隱秘的事情,不帶他們不是理所應當嗎?

他想歸想,卻沒敢直說,只能賠罪。

柴密已經帶著獵犬在戰場上搜尋痕跡了,宋旗雲站在旁邊,感受著此地格外濃郁的靈氣,神色凝重。

祝守信問:“依大先生看,這場黃沙有什麽來歷?”

宋旗雲說:“有高手到了,武功在我之上。”

他是半步兵尊,比他武功更高的,自然是武神了。一想到裴元瑾隊伍裏有一個能出手的武神,宋旗雲不免敲響了退堂鼓。

他說:“見到莫宗主了嗎?”

有人夜闖皇宮,祝守信第一時間就派人去請莫翛然,奈何到現在都沒有找到,皇帝失蹤了,他也不見了,實在叫人不得不懷疑兩件事之間是否存在著聯系。

他對莫翛然始終存在警惕,此時不免試探一句:“莫先生似乎不在皇宮,大先生有他的消息嗎?”

宋旗雲不動聲色地說:“沒有。”心中卻想,以他的神出鬼沒,怕不是早知道來了位武神,所以躲出去了吧?他頓時也不怎麽想趟這渾水,反正皇帝擺明是被儲仙宮抓走,儲仙宮若是不想惹出太大的麻煩,最後一定會把人全須全尾地放回來,自己何必大驚小怪呢?

一瞬間的工夫,他已經調整心態,不再執著將對方抓回來,而是想著一會兒怎麽出工不出力,將這幾天熬過去。

追蹤可不是一件輕省的活兒。

但柴密是各種行家。

一群人從黃沙中走來,身上鞋底必然會沾染沙子,行走時,沙子緩緩從身上落下,正好指引方向。

他們進山的時候,裴元瑾等人正在烤鳥烤魚,等他們找到魚鳥的屍骸,裴元瑾等人已經上船了。

山中樹林枝葉茂密,柴密帶來的飛鷹沒能發揮作用,可是等他們牽著獵犬追到淺灘邊,便是天空霸主的主戰場了。

它在飛了幾圈,找到了船板殘留的痕跡,也讓柴密確定了他們前進的方向。

柴密對祝守信說:“算算時間,他們走了最多兩個時辰,應該在蓮城附近,往前有兩個方向,嚴州或寧越,就看他們的目的地是北上長江,還是南下榕城。”

祝守信想也不想地反問:“總捕頭以為呢?”

柴密雖然對自己的專業有著強大的自信,但失蹤的人是南虞天子,他也不敢太過冒進:“傅希言是北周伯爵之子,長江是兩國交界,北上的可能性更大些,就是不知他們與榕城方面有沒有聯系。”

*

“沒有。”

在柴密和祝守信討論他們去向的同時,裴元瑾也正和其他人討論這個問題,甚至肉票小皇帝還被允許入席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