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新晉之武王(上)(第2/4頁)

張巍看了眼趴在同僚背上的小桑和譚不拘,咬牙道:“他們人數眾多,不如兵分兩路,屬下去引開他們。屬下熟悉山林地形,不會被抓住的。”

壽南山說:“這麽快追上來,他們中間必有追蹤高手,你怕是瞞不過去。”

張巍說:“屬下鬥膽請壽總管和譚主管事同行。即便有追蹤高手,也容易被誤導。萬一被追殺,壽總管只管帶著譚主管事離開,屬下留下斷後。”

裴元瑾道:“不用,讓他們跟著吧。”

有小皇帝在手,追兵投鼠忌器,是不可能有大動作的。

裴元瑾下令繼續前行了。

果然,柴密察覺到前方有人之後,反而放慢腳步,不敢迫近,只是下令讓人包圍滲透。

祝守信親自帶著小金子和魏老繞道而行,準備去前面攔截。

然而比他們動作更快的,還有一幫山匪。

有武神和武王在,他們前進的路上居然還會遇到山匪,實在是荒謬無比,可這麽荒謬的劇情,它居然真的出現了。

裴元瑾他們聽到窸窸窣窣的聲響,以為是追兵,起先沒有在意,過了一會兒,上百個沾滿血氣的悍匪從四面八方殺將出來,呼喊聲震天響,將林中飛鳥驚起一片。

然後,自然是沒什麽然後的。

傅希言帶著潛龍組小試身手,就將這群最高等級不過鍛骨的山匪拿下了。

山匪中竟還混雜了幾個完全不會武功,卻身形粗壯的農婦。仔細詢問,才得知悍匪中有一半是流民。

農婦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說他們都是從順泰一帶逃出來的。當初榕城自立,附近的官員怕受牽連,曾組織民兵像模像樣地打過幾場,農婦丈夫就是當時被征用,後來死在戰場上的。

榕城記恨他們這群人不識時務,戰勝之後,經常派騎兵滋擾,曾經被招募的縣城、村莊首當其沖,村裏的人活不下去,就由村長帶著逃亡了。

一個村莊帶頭,附近村莊皆如此,溪流匯成河流,便形成大批流民。

沿途各城見了,統統拒之門外,有的官府怕上面責罰,甚至以民匪稱之,派兵出來圍剿。他們倉皇之下,只能遁入山林。

南虞多林,林中多匪,盡管官府多次派人進山圍捕,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有的如張巍,在林中混不下去,跑出來從良,更多的藏進了更深的山裏。

農婦遇到的就是後者。

都是自己治下子民,秦效勛不能視若無睹:“你們有多少人?”

農婦帶頭,領著他們找到臨時據點。

秦效勛兩個親衛和潛龍組出馬,殺掉留守的山匪,將其余人救了出來。

傅希言看著密密麻麻的人頭,生出了一種極其荒誕的感覺。

請問,還有人記得,他們也在被官府追捕嗎?

*

再往前,就進入暨陽縣地界了,柴密已經先一步派人過去,以剿匪的名義,讓縣令派出衙役前來襄助,心中卻知,在裴元瑾這群江湖高手面前,多幾個衙役只是多送幾道菜罷了。

只是靈教勢大,六扇門也招募不到高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自然拿不出美酒佳肴,只能寄望派去的人能盡快從金陵討到救兵。

不過擺爛是內心,在行動上,該做的樣子還是要做的。他裝模作樣地拿出暨陽縣的地圖,對著屬下指指點點。

“陛下在哪?”耳畔突然冒出一個極悅耳的女人聲音。

他慌忙轉頭,便看到一張極蒼白卻也極美麗的臉。

*

兩百多流民若是置之不理,時間一久,只怕不用山匪脅迫,自己為了生計,也會發展成山匪。這樣的例子,縱觀歷史,不勝枚舉。

所以秦效勛提出要將人送到附近的暨陽縣安置時,裴元瑾和傅希言都沒有出言反對。

他們一個心存正義,一個敬畏生命,即便這件事會為他們帶來些許麻煩,卻可以為那些受苦受難的人帶去光明與希望。

爆米花電影之所以受歡迎,說明大多數人心中都有救贖的英雄情結。看著他們痛哭流涕的樣子,實在很難不被打動。

秦效勛已經在思考如何安置這群人了,區區兩百人,暨陽縣自然是能安頓的,可茫茫林海,又有多少這樣的兩百人呢?

大批百姓出逃,聲勢浩大,順泰畏罪,沒有動靜也就罷了,可沿途那麽多州縣,居然沒有一個上稟的,可見自己對地方的掌控力是多麽薄弱!這趟出來,也並非全無收獲。

帶著大批流民浩浩蕩蕩往暨陽縣方向走,自然不可能無聲無息,臨近村莊農田時,已經有獵戶聽到風聲,下山報信。

從山腰往下看,就能看到一個獵戶提著叉子急急忙忙地往農田跑。上百頃良田在陽光照耀下,青翠得仿佛在發光。

流民中許多人已經忍不住哭出聲來了。

曾經,他們也擁有這樣的生活,可如今回想,居然遙遠得像是上輩子才有的美好回憶。反而這段被官府驅逐,被山匪奴役的記憶深刻入骨,叫人難以擺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