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大會和陷阱(上)(第2/4頁)

這件事已經到了必須驚動皇帝的地步,兩個人分擔怒火好過一個人觸怒龍顏。

他們進宮時,秦效勛已經醒了,正披著大氅斜靠著茶幾看那封戰書。少年青稚的面容在跳動的火光下,顯得格外陰鷙。

祝守信和老魏慌忙跪下醒來。

秦效勛拍案而起:“秦昭,好大的狗膽!”

他長袖一擺,將桌上的東西悉數掃落在地,蠟燭落在地上,差點起火,好在祝守信眼疾手快,直接用掌風將火撲滅了。

秦效勛處於暴怒之中,並未注意這段插曲。

秦昭送來的這封戰書,編造了一段假帝篡位故事,暗示先帝得位不正,攝政王才是孝睿帝遺詔所書的繼位人選,還推出一個叫尤柏的福寧宮前太監做證人,簡直無恥之極!

要知道,雖然越王擁兵自重,不聽號令,與朝廷對著幹的事情已經眾所皆知,但秦效勛是皇帝,是真命天子,越王的一切動作都處於心照不宣不能言明的狀態。

然而他這次送出這封戰書,顯然是要借這則子虛烏有的故事,為造反造勢了!

聯想班輕語之死,他已經可以肯定,越王之前遲遲不動,就是懼怕己方的高端戰力,如今他有了儲仙宮撐腰,便有恃無恐了!

就在這時候,老魏在祝守信的暗示下,不得不火上添油地稟告了裴元瑾向烏玄音挑戰的事。

或許是秦效勛已經處於極致的憤怒中,很難再更上一層樓,聞言竟然沒有再發脾氣:“此事,玄音知道了嗎?”

老魏說:“不敢打擾教主安寢,打算明日再稟告。”

秦效勛想了想,也覺得這兩件事雖然叫人生氣,但早一晚生氣和遲一晚生氣也並無太大差別。他想了想道:“來人,朕要召見桃山兄弟。”

遲一晚的特權僅限於烏玄音,對其他人,他並不客氣。

*

對一般人而言,他們對南虞朝廷的印象駐留在其龐大,而對傅希言來說,太明白龐大之後會有多麽笨重。扭頭困難,翻身困難,甚至盤膝的時候,腳丫子也不能收攏到腿上,所以他們一路上遲遲沒有遇到攔截,雖在情理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他們路過一處綠林匪寨,匪首正站在石坪的大石頭上,向手下訓話。

南虞多山多林,山匪屢禁不止。哪怕朝廷下令圍剿了好幾次,依舊是春風一過吹又生。當初張巍,便是越王旗下的暗探,以山匪之名進入儲仙宮,成為臨安雷部主管事。

眼前這位不管是不是又一個張巍,僅憑頭腦清晰,談吐不俗,便知不是池中物。他訓話的內容也不是打家劫舍,而是充滿理想抱負地想要切切實實為百姓做一番事業。

傅希言聽到後面,意識到他們雖然打扮得很像綠林大盜,事實上應該是一支義軍,還是南虞諸多義軍中較為正規的一支,有旗號,有口號,有民間資金支持,還有盟友守望相助。

看他們群情激昂,傅希言拉著裴元瑾準備悄悄離開,那匪首突然暴喝:“假王篡位,違天害理!匡助越王,反本還原!”

吼聲來得突然,驚到了閉目養神的傅貴貴,它認為自己受到了挑釁,立刻不甘示弱地“哎呀哎呀”大叫起來。

義軍聞聲跑來,傅希言和裴元瑾早已施展輕功逃之夭夭。

山中多岔路,他們又慌不擇路,很快就迷失方向,等出了山林,才發現路線朝北偏離,到了一個名為茶坑的小山村。

小村因山上野茶得名,村裏不到百人,因山高路險,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兩個英俊得不似凡人的青年帶著一只長相奇怪的“野雞”從深山裏出來,著實嚇了他們一跳。

好奇有之,警惕有之,仰慕亦有之。

傅希言和裴元瑾在村長家寄宿一晚,順便聽了一晚上村長和他夫人的竊竊私語。

在他們眼中,自己

和裴元瑾不是妖怪就是神仙,帶著這麽大一只野雞應該是不缺肉,可能就是下山見見世面。不管是神仙還是妖怪,那都是有神通的,他們今天好吃好喝地招待著,以後哪天真要打起仗來,他們還能上山求神仙妖怪幫忙。

小老百姓的算盤打得可精。

傅希言無言。

任何地方都是金錢易償,人情難還。

只是,連近乎與世隔絕的村莊都擔憂著戰爭來臨,說明南虞朝廷的根基的確晃動得很厲害。

第二天臨走時,傅希言留了個銀錠子,支付食宿綽綽有余,隱含之意是打消村長遇事上山求助的念頭,倒不怕別的,就怕他們把逃命的時間浪費在迷信上,害人害己。

村長知道他們迷路,特意找來一個正好在此賣貨的貨郎,因為傅希言出手闊綽,貨郎欣然接下了這個導遊任務,不僅在前面引路,還像模像樣地介紹起附近的風景。

傅希言前世被鋼筋水泥包圍,這樣綠色無汙染的鄉野山村的確可以說處處美景,可在這個世界,青山綠水隨處可見,貨郎又沒有點石成金的口才,饒是傅希言有心附和,也撐不了幾句就詞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