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節 雙重禮包(第2/2頁)

“不知此等神物價錢多少?”在聽完羅教授描述後,林保全第一時間問出了這個問題。而在這同時,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的林保安,卻問出另外一個問題:“可有師傅傳法?”

羅教授哈哈一笑,伸出五指:“政策扶持價,500兩銀子一套。”

林保全聽到這個數字,眼都不眨一下:“要了。”

羅教授這時又轉頭對林保安說道:“午後就安排教習去外海傳法,包教包會。”

……

第一重禮包全部打開後,接下來是第二重禮包:武器。

兩兄弟被帶到一處偏僻的倉庫,這間倉庫裏堆放的,都是當初商館戰爭中繳獲的荷蘭人的武器。

羅教授首先向兄弟倆推薦了荷蘭人的火繩槍。款式相同,工藝不錯的火繩槍對於林氏兄弟來說,沒有拒絕的道理:這東西無論是在洋面上抵禦海盜,還是宗族用來抵禦賊人,海匪和山裏的畬民,都能派上大用場。

羅教授笑呵呵的一口氣賣了30把火繩槍給他們。接下來是火炮,倉庫裏現在剩下的,現在只有10幾門大小不一的鐵炮,大一點銅炮都被窯區拉走熔煉掉了。

性能各方面都完爆鐵炮的青銅炮,唯獨有一個無法忍受的缺點:價格。在17世紀初的當下,一門青銅炮的造價至少是鐵炮的四倍,再過幾十年,隨著鋼鐵冶煉技術的發展,銅炮造價會高達鐵炮的七倍。

大航海時代的方興未艾和歐洲三十年戰爭的如火如荼,使得一切戰爭武器都在以最快的速度進化。眼下這個年代,歐洲人正處於用日趨成熟的鑄造鐵炮代替青銅炮的時間段。

倉庫裏的這些戰利品火炮,已經體現出這個趨勢:穿越眾事後從商館和海軍訓練艦上得到的荷蘭火炮中,冶煉難度較高的8磅和10磅炮都是青銅炮,也就是所謂的“半蛇銃”,而剩余的鐵炮,連“半蛇銃”資格都沒有的“小蛇銃”,口徑全部在6磅以下。

這些炮大部分都是英國出品,制作工藝已經相當完善:炮身炮膛光滑,炮耳,炮座,加強箍,炮尾凸起的吊柱這些部件都不缺,炮身有銘文,花紋和十字旗圖案,產品相當精美。

大航海和三十年戰爭催生出的歐洲武器進步,從這些火炮身上,清晰的體現出來。

“都是好東西,做工很不錯。”羅教授此刻撫摸著光滑的鑄鐵炮身,就差說一句這玩意居家旅行殺人放火啥啥了……

“此物在船上不好操弄,請一二位回去鎮宅倒是便宜。”林保全輕捋著長須,呵呵笑著說到。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福船這種“V”字型船底,無船肋的設計,原本就不是用來咣咣咣打排炮的。林保全見識過土炮在福船上開火,既無準頭,也無射程,炮位還只能安放在船頭中線——利用龍骨來抵消後坐力。

羅教授能明白林老大的意思:火炮沒有專業人士操作很難發揮威力。對於福船上的水手來說,要在臨敵之際,在風浪大作和不停搖晃的船頭,完成一系列從測距到發射的步驟,這個實在有點勉強。

“好說,林老大若是舍得手下兒郎,不妨調派幾個過來。呵呵,去大員島隨軍操練幾日,挨幾天鞭子,日後保管打炮放槍都是好手。”

林保全這邊一聽居然還有委培業務,趕緊沒口子應下來,說話就定下兩門四磅小炮,準備拉回家鎮宅。

雙重禮包開完後,客戶很滿意:禮包解決了出海後最大的風險——定位問題,次一級的海匪問題也因為數十把火繩槍的到來,大大緩解。

林保全粗粗一算,發現這一趟賺出來的銀子,居然在不知不覺中又填回去了……

食鹽和鐵料雖說都是粗貨,但是食鹽的價錢要高出許多。在江淮一兩分銀子就能買到一斤的粗鹽,福寧州即便是沿海地區,從來就沒有低於過八分一斤。

至於內陸山裏的畬人想要吃鹽……拿出十分,也就是一錢銀的山貨,想在林家這些沿海土豪手中換一斤粗鹽那都是妄想,鬥米斤鹽在閩北不是傳說,而是常態。

林保全拉來的這一船鐵料加生絲,就這樣被穿越眾的食鹽和槍炮給沖抵掉了,原本還擔心自家只能帶點銀子回家的林氏兄弟,這下反而要操心貨值不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