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節 殺王(十)

鄭家的福船隊,最早是自北而南行駛的。

在發現對面來敵後,福船及時改變航向,向西邊大陸方向逃去。當特遣艦隊以聞所未聞的速度追上來後,發現跑不掉的鄭芝龍,又將整個陣型改回自北而南的沖鋒隊形。

在6月下旬這個季節,自北而南是要付出代價的:逆風。

無論是方才的沖鋒,還是現在的四散而逃,事實上福船們都處在一種不利的風向中。

然而這些現在已經不重要了。人員傷亡慘重,船速由於進水而變得緩慢下來的福船隊,此刻就像一只伸開的手掌,正在分成兩股,試圖從面前的鸕鶿島繞過去逃命。

已經繞到他們側後方,正在全力開炮的特遣艦隊,及時發現了對手分散跑路的企圖。到這時候,狼群如果再不狠狠撲上去撕咬的話,沒名聲。

於是乎,三艘驅逐艦當即通過步話機分配任務:舷號為303的“新港溪”號驅逐艦負責從鸕鶿島東邊追殺兩只福船,而其余兩艘驅逐艦,則去追殺鄭芝龍旗艦所在的那三艘敵船。

鄭芝龍的旗艦很好認,因為上面的旗號和其他人不一樣。另外,穿越眾手上的跟蹤儀,在雙方接近到5公裏範圍內的時候,就已經準確標記出了懷表所在的位置。

於是301和302號艦,便義無反顧地對準目標追了上去,並且迅速將雙方的距離拉近到200米的範圍:福船尾部沒有火炮,連殺回馬槍的機會都沒有。

槍炮大作。

在200米的範圍內,驅逐艦上的陸軍士兵終於開始發揮作用:排槍把海盜們像割麥子一樣打落入水。另外,拿三炮在這個距離上也和頂腦門開槍沒什麽區別了,轟鳴聲中,每一輪都有鐵球命中對方的船尾。

……

在今天這一場實戰過後,穿越海軍裏原本存在的口徑和射速之爭,就要落下帷幕了。

在鐵球炮時代,12磅炮和24磅炮的毀傷效果,其實並沒有想象中差距那麽大。

12磅炮的口徑是117毫米,24磅炮是148毫米。也就是說,鐵球彈盡管重量增加一倍,但是直徑只增加了約3厘米,同樣命中敵船的話,24磅炮無非是鑿個略微大點的窟窿出來。

然而重炮的附帶要求可高多了:額外加固的甲板和炮井,額外的輔助裝填系統,額外的炮座和滑軌,額外的炮組人員,等等等等……

總之,巨大的系統總重和對射擊平台要求的提高,就重炮所能造成的毀傷效果而言,有點雞肋。

另外,如果是像今天這樣打擊密集人群的話,24磅炮和12磅炮的效果其實沒有區別:都是鑿一條血胡同出來,大3厘米的鐵球,並不能多殺幾個人。但是就在重炮緩慢裝填的當口,12磅炮已經又打出去幾輪炮彈了——綜合效率反而是輕炮高。

……在17世紀的當下,滑膛炮還有一個對重炮極其不利的缺陷:觀瞄方式。鐵球彈這種悲催的彈道和觀瞄方式,造成的結果就是:無論是輕炮還是重炮,在1000米左右的遠距離射擊中,命中率都是相當的慘不忍睹。

穿越眾也沒辦法。

穿越眾最多也就是用各種目鏡來測一測距離和角度,但是他們無法給鐵球炮安裝炮長激光測距瞄準鏡,炮長晝夜瞄準鏡、數模混合式火控計算機、目標角速度測量裝置以及各種彈道修正量傳感器……

比爛的話,穿越眾目前是位面第一,但是比強比遠的話,大家都差不多……遠距離大家都沒譜,近距離的話,12磅拿破侖炮的高射速,以及由此帶來的綜合毀傷效果,是要超過24磅大炮的。

“口徑既正義”這句話的前提,是炮彈裏要能塞進去半斤……3兩炸藥……鐵球炮不在此列。所以,重炮黨從今天開始就要偃旗息鼓了,輕炮速射流將會是未來穿越艦隊的主流配置。

……

回到戰場。

很快,在兩艘驅逐艦密集的炮火近距離射擊下,一艘落在最後的,被鐵球命中多發的福船開始緩緩下沉。船上的水手們紛紛跳水,有的遊向了前方的福船,有的則向鸕鶿島遊去。而看到這種場面的劉哲,拿起步話機開始大喊:“繞圈,從外圈打,允許殘敵上島,不允許從外圍逃逸!”

於是乎,三艘驅逐艦上的陸軍士兵,對著試圖往外海遊去的海盜們一通亂槍,逼迫這些人往鸕鶿島遊去。

而已經覺察到末日來臨的福船們,做出了最後的掙紮:東邊的兩艘看到只有一艘驅逐艦追殺過來,於是兩艘船分道揚鑣,試圖在混亂中先跑掉一艘。

然而303號艦可不是一般的船——船上有大蟲。

下一刻,303號艦降下了全帆,將這艘船變成了全煤氣動力推進:螺旋槳動力能提供穩定輸出,不受風力影響,而且可以精細操作。

速度放慢的驅逐艦,很快就從一艘福船的尾部平穩滑過。這個時侯,雙方之間的距離被驅逐艦刻意調整到了只有40米左右,對面船上那些海盜們,現在連胡須都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