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2/2頁)

這一次隨船而來的,不但有基建工人,還有關鍵人物:包工頭。身為基建方面的權威人士,某個戴著金絲眼鏡的貨色在兩天後親自來到苗粟:馮冠傑。

馮冠傑的到來直接引起了苗粟現有格局的改變:潘明忠和雷劍,包括他們的勘探隊員和元鬥號在內,功成身退,即日返回大員另有任用。

而馮冠傑在登岸的第一時間,就出任了油田鎮的鎮長,外帶油田建設指揮部的副總指揮——寧韋是總指揮。

事情很快就隨著馮冠傑的到來走上了正軌。就在他到達苗粟的第二天,150名建築工人開始了擴建營地的行動。這些人在營地擴建完成後,就會和那些已經達成協議的土著一起,砍伐森林,按照馮冠傑實地勘探後給出的圖紙,修一條直通油井的土路出來。

而暫時沒事幹的寧韋,則成了保安隊長。

他現在每天的任務,就是帶著50名士兵巡邏和解決糾紛——後龍溪上越來越多的船只,已經將附近其他村落的土著吸引了過來。寧韋現在不但要阻止地頭蛇頭苑社的戰士和對方打群架,還要負責安排交易,並且和那些新土著談判雇傭勞工的問題。

……

馮冠傑在搞定臨時營地和土路後,很快又規劃出了采油小鎮的設計圖——位置很明確,和後世地圖上那個小鎮是重疊的。

元鬥號當初為了方便停船,是將落腳點選在了南邊一處小河灣裏。事實上那裏並不是安營紮寨的最佳地點:油井方向的山頭有一條匯入後龍溪的支流,這條溪流和後龍溪交匯的河口地帶,才是最合適土建的地方。

當然了,17世紀的這處河口小平原,目前還處於茂密的植被,連片的水窪,恐怖的螞蟥和蚊子軍團的掌控下:這也是某些人不敢把船停在那裏的原因。後世出現在地圖上的那個石油小鎮,在17世紀是需要拿命去開拓的。

“來200炮灰先。”實地勘探過那塊面積不到100畝的河口小平原後,馮冠傑言簡意賅地向大員發出了電報。隨著他話音落地,極度渴望石油的大員方面居然罕見的沒有討價還價,而是毫不猶豫地送來了200個極其珍貴的炮灰——爪哇人。

這200個奴隸到達苗粟的第一時間,就被派駐到最危險的河口地帶,去清理那裏的植被,水窪,螞蟥和蚊子……

事實上,這些奴隸此刻面對的工作環境已經相當不錯了。因為在他們到來之前的兩天,已經有一艘轟隆作響的沙船停在了河口。而這塊小平原上的植被,都被一些穿著全身防護服的人用電鋸和鏟子推平了。

所以,奴隸們現在所要做的,首先是焚燒。當大量的植物被點燃後,奴隸們就要趁著蚊子被熏跑的機會,速度將一切水窪填平,並且墊高地基:現在是雨季,未來的小鎮需要將地基墊高一點。

……

艱難的拓荒工作就這樣開始了。

這200個奴隸很快就會在殘酷的環境中被消耗一空。搞定河口小平原以後,他們還要繼續去清理上下遊那些河岸,消滅一切蚊子和螞蟥——這項工作會一直持續到他們全部死亡為止。

所以,講真,這次的油田開荒,大辦公室可是確確實實下了血本的:200名活不過半年的爪哇奴隸,價格就是5萬兩銀子,這實在不便宜。

至於這些新奴隸的來歷……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元鬥號出發去苗粟尋找石油的第二天。

事實上在元鬥號出發後的當天傍晚,安裝在大員商館東南角的雷達站屏幕上,就顯示出了從西南方駛來的一支船隊。

由於某個可以穿梭空間的人不願意過多承擔風險,所以穿越勢力現在所用的雷達都是民用版本。這樣一來,探測距離自然就會和軍用版有很大差距:只有不到100公裏。

好在現在是17世紀,100公裏的預警範圍已經足夠。

於是當大員這邊得知有一支數量不下15艘的船隊自南而來後,當即派出了正在休整的2艘驅逐艦出海一探究竟。

消息很快就通過電報傳了回來。對方船隊的旗幟,是VOC旗——荷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