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

苗粟山區的蚊子,野人和山路,沒過多久就將馮冠傑整得欲死欲仙。這裏除了原始森林就沒有別的,那種遠離文明社會的感覺讓他無時無刻不想逃離此地。

蒼天保佑,終於有一天聽說上海自貿區開建了。於是馮冠傑二話沒說回去打了個招呼就奔赴前線——誰敢再提苗粟兩個字他就跟誰急,多半年時間了,也該換班了。

帶著幾個徒弟先來到杭州,馮冠傑再乘內河船趕到了熊道這裏。

得知姓馮的來了,熊道可不敢怠慢。這位在電報裏已經明確了職務:自貿區總設計師,負責全盤設計規劃港口區、沿江工業區、生活區。

所以熊道今天才帶著馮冠傑來張蘇灘視察。

眼下已經到了天氣開始炎熱的五月份。往年的張蘇灘,在這個季節早已長滿了齊腰深的茅草,成為賊人作奸犯科的最好掩護。

現如今的張蘇灘可就大變樣了。位於黃浦江和長江出海口交匯地區的張蘇灘,地理位置優越,拆遷難度小,是最早被確定為碼頭區的自貿核心區域。

於是最早的一批建築工人就來到了張蘇灘,開始搞起了建設。這批人的主力就是從左家村分拆出來的失地佃戶,到後來建設隊伍中又陸續加入了大批周邊的流民乞丐,導致人數增加到了兩千余人。

……

在江南地區搞大型工程有一個其他地方沒有的好處:糧食。

17世紀的工程是很難搞的。在很多地方如果一下子聚集起來幾千壯勞力的話,後世人壓根沒有概念的糧食轉運就成了大麻煩。

這就相當於在縣城附近集結了一支飯量巨大的軍隊,但凡窮苦一點的地區,庫存很快就供應不上了,需要從附近地區輸送糧草。而這種輸送的成本是很高的,在北方地帶,運十車能到五車就不錯了。

穿越國在福建搞工程的時候,就吃了這種苦頭。山區糧食運輸困難,福建本身又是缺糧省,所以一開始缺乏經驗的工程指揮部很是在這方面栽過幾個跟頭。

而在江南地區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首先,四通八達的內河水網就保證了補給的及時,低成本運送。

其次,盡管糧田已經被大批的棉田所取代,但是由於杭州是漕運總站,所以江南地區糧食是不缺的——南方各省的漕糧都會在這裏集中。

有明一代,為了維持明面上的400萬擔漕糧,整個漕運體系的成本是越來越高的。

到了明末,所謂的400萬擔定額早已不敷使用。中央,各地官府,士紳,胥吏,以及吃漕運飯的大小官員,這些勢力有志一同,紛紛在國家這條大動脈上插管子吸血。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明面上的漕糧還是400萬擔,但是實際征收上來的糧食被各種國稅,陋規和加耗炒一遍後,額度便被推高到了千萬擔這個級別。

那麽對於穿越眾來說,這種情況反而是好事了:因為糧食可以集中采購。

官吏和縉紳們征收出了額外的天量糧食後,肯定不是用來自家人蒸米飯的,這些糧食最終還是會被賣給商人們用來變現,完成財富地積累循環。

那麽現在某勢力拿出白銀和各種稀罕商品來換糧食的話,那還真是無往而不利。一開始在杭州的時候,這邊還屬於偷偷摸摸那種;到曹將軍招安之後,台灣那邊就開始肆無忌憚得往杭州運去了一船船工業品。

工業品就地換成銀子後,一船船的糧食和人就拉回了台灣——明國有數不清的“貨幣”可以用來補償貿易逆差:人口。

憑空冒出來一股強力消費者的後果就是:從1628年下半年開始,江南地區的糧價就緩慢開始上漲;到了1629年初青黃不接的時候,糙米的價格已經被推高到了一兩銀子一擔。

這種原本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變化,導致了漲價地區生產出了更多的流民。不過好的一點是,渡過初期的艱難後,這些多出來的流民和破產者正在源源不斷地被運走。

而今後隨著台南4000平方公裏的大糧倉被陸續開墾,幾年後,用工業化手段爆出的糧食,就能反過來用支援明國的人口收集行動了。

故事回到張蘇灘:由於有了充足的糧食供應,所以這邊的基建行動很快就聚集起了2000人的施工規模。

有這個規模,還要多虧穿越眾一直以來孜孜不倦地大搞基建。現在一大批有經驗的施工人員被培養了出來,像施工前期這些編組民夫,建立工地,平整土地的簡單工作,已經不需要穿越眾來主持了。

出口轉內銷就是這麽來的。這些工頭和技術人員跑去台灣學到了本事後,這一次又被派回了明國擔當重任。和當年不同的是,他們現在已經沒有了長發,為了避免駭人聽聞,他們只好刮光了頭,冒充起和尚來。